
初学佛教,最好有一位僧人指点。然后开始从“三皈五戒十善”做起。师父会具体指点你更多。如果没有师父,建议可以依照以下步骤开始进行:
1、每天持诵《劝发菩提心文》一遍、《心经》七遍;
2、自己搭个简易佛台:在客厅或书房摆一张小桌子,请一尊佛像(如果手头拮据可以从网上下载一张佛像,黑白彩色不拘,打印成相片摆放)+香炉(手头拮据可以用大碗代替,里面装满大米,便于插香),买一捆香,早晚各上三枝香,礼佛(向佛磕头)三个。这是培养恭敬心的起步。
3、每天早晚打坐15-30分钟(打坐若不懂,我另外再教);这是培养自己的清净心;
4、尝试把“五戒十善”运用到生活中(这个要展开就多了)。
学佛其实是一个“信、解、行、证”的过程,这四大过程没走完,无非就是一些理论在空谈,辩的是理论和逻辑,但没有实践在支撑,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就像一个单凭书本成才的游泳教练,论口才和理论天下无敌,一下水就马上淹死。我们学佛之人,首先就倒在“信”字一途,不明白何谓信仰,何谓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仅仅因好奇和学佛,因探究而学佛,因功利而学佛,心不正,又如何产生真正的信仰?以人眼人心观粪便,臭不可闻,污秽难忍;以狗眼狗心观粪便,香甜可口,你说是人错了,还是狗狗错了?
其次是“解”,目前末法时代,邪师如恒河沙,如果没有一位正信的法师为我们解释佛教义理,连基础都打错,自然每一步都错了。
但是前两项固然难得,第三步才是最难的,因为“行”,就是自己要按照法师吩咐的去做、去实践,这一步是很多人学佛的分水岭,因为没有实践,哪来真实的感知呢?又如何去“证”?也就是验证了法师传授的佛的真理是真实不虚的呢!
阿弥陀佛!
大德平时上班时默念,若回家後则可以采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南无阿弥陀佛时
「嘴巴念,耳朵听」,「心里计数佛号以(1-10)为一个循环,下个循环再从(1-10)」
「眼睛微张或闭上」、「鼻子专注吸气呼气」、「身体不动,双手合掌在胸前」
杂念渐渐消失,只专注念佛号上
方能渐入三摩地!
念完回向偈(择一)
1、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2、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3、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大安法师开示四种念佛方式,可以参考:
一、简易十念法
每日清晨服饰已後,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
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为十念者,显是借气束心。
心自不散,但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
如加早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如家有净室或佛堂,仍须对佛像焚香礼拜,立念跪念均可。
十念法是慈云忏主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趣,为事务忙碌者所立。实为无论僧俗闲忙均可奉持之法。
楚石禅师晨朝十念,终身不缺;幽溪大师奉为日课,至老不休。此法能制心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二、十念计数法
印光大师为对治妄波沸涌而立。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
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久自当得之。
此十念记数法与晨朝十念法,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
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
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十念记数,以全心力量施於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三、自坐莲花想
在念佛心中默下观想,想目前生一大莲华,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我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莲华化生,得未曾有。
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於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悉与十二部经相合。
白毫观 观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身,趺坐胜宝莲台,端正无比,两眉之间,有白毫一颗,长丈五尺,周围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棱,右旋宛转,中则虚空,放净光明,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住念,坚固勿移。心内忆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
《观经》云:「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阿弥陀佛观 阿弥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於海面。其中万物,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另外亦可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若德风华雨,若妙香天乐,若泉池楼阁,若林树宝网。一一忆念,一境一幕,神游净域。先送心归极乐,临终定得莲华化生。
四、临睡观念法
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
发愿云: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
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
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
发愿已,正念而寝,不得杂语,不得杂想。或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睡梦中得见,此法系善导大师所立。
莲池大师云:「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惰,务必久远行持,必於净土,功不唐捐。」此临睡观念佛法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获致身心健康,弥陀名号亦是世间疗效极佳的安眠药。
如果是在家里供奉,应该放在宽敞点的地方,最好是大厅
高度适宜、、不可过低,摆放端正..
房间不宜摆放。如无其他地方摆放,应做个拉布在佛前拉挡,
以免对自身休息不雅等行为。与其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