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作品有:
1、《极光》
《极光》是英国科普作家、极地探险家梅勒妮·温德里奇博士所著的《极光》一书,文笔好,知识丰富,内容严谨。这是一场盛大的逐光之旅,也是作者的自我发现之旅。
全书终结处,作者对人生、对极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既感悟到世间的一切,都有其存在意义。也感动于一些人终其一生,只为追逐一个理念或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更惊叹于人类承受痛苦的能力、忍耐力,推动后又重生的恢复力,但无论如何,虽然未来充满变数,但希望永在前方。
2、《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第六版总主编是韩启德。
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
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受其影响,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成为少儿科普类图书的代名词。
3、《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4、《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是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历史类科普著作,于2012年首次出版。作者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与发展史,并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
5、《细胞生命的礼赞》
是1974年由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易斯·托马斯所撰写的一本书,由二十九篇文章结集而成,中文全名《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
6、《昆虫记》
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7、《科学发现的逻辑》
是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科学哲学著作。该书主要讨论知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划界和归纳问题。
1、所需材料:颜色不同的正方形手工纸、剪刀、大卷透明胶布、记号笔、铅笔、小尺等。
2、将适量琼脂放入锅中加水煮到融化。
3、将乒乓球对半切开,并涂上颜料。
4、在乒乓球中冲入热好的琼脂,冷却后点上颜料,可以用一粒花椒作为核仁。
5、另一半采用同样的做法,完成后将两半乒乓球合起来,脱模。
6、在桌子上铺开保鲜膜,在保鲜膜上倒入适量琼脂并等待晾干(可以浇的厚一些)。
7、给琼脂进行进行上色,这样膜会更好看一些。
8、把做好的细胞膜和刚开始做好的细胞核放入一个更大一点的容器中,浇上琼脂等待冷却即可。
扩展资料:
生物模型制作简介:
生物模型制作是指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来制作一些有关生物结构的模型,这些生物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物质形式呈现出来。制作生物模型的作用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丰富教学资源 。
例如动植物细胞模型、花的结构模型等,学生都可以根据课本的文字内容或把它们实物化、立体化。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把各种材料加工成要模拟的生物结构形状,直接构成一个整体的模型。
学生在亲自参与制作生物模型以及运用模型演示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更能使自身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更好地开发与训练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百度百科-生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