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
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虹膜-**;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
扩展资料
分布范围:非洲、印度、东亚至大洋洲。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中国南方的低洼潮湿地区。指名亚种为留鸟,见于长江流域、东南部及台湾和海南岛。见于云南南部的鸟被作为尚有争议的亚种palleuca。漂鸟见于黄河流域。
习性:喜稻田、湖畔、沼泽地、红树林及沿海泥滩。与其他水鸟混群营巢。
白鹭是涉禽,常去沼泽地,湖泊,潮湿的森林和其他湿地环境,捕食浅水中的小鱼,两栖类,爬虫类、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在乔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单独、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的情况都能见到,偶尔也有数十只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飞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盐田和水稻田中活动和觅食。
每年4月和11月进行春秋两季的迁徙活动。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它的长嘴、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食水中的动物显得非常方便。
扩展资料
分布情况
一、分布状况
过去分布广泛,现已稀少,繁殖于辽东半岛、山东及江苏的沿海岛屿。过去曾有记录在海南岛繁殖,在香港的繁殖于1980年已停止。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上世纪末期人们采集其丝状羽,但至今种群数量尚未完全恢复。有记录迷鸟见于东部沿海远及河北和辽宁。迁徙时见于西沙群岛。?
二、分布范围
全球性濒危。繁殖于北朝鲜西部沿海岛屿及中国东部、辽东半岛部分岛屿。越冬主要在菲律宾,极少至婆罗洲及马来半岛。
三、中国分布
于东北南部旅顺、鸭绿江,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均为旅鸟或偶见种类。在辽宁东沟、金县、大连、旅顺(蛇岛、海猫岛)、长海县(广鹿岛),河南信阳、大别山北坡和淅川丹江口水库,江苏连云港和苏州以及广西北部湾北部沿海地区,为夏候鸟;浙江温岭、瑞安、文成、洞头、乐清,内蒙古赤峰为旅鸟。
百度百科-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