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传统有哪些

健康作者 / 姓名 / 2025-10-30 01:38
"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传统如下:1、赛龙舟:端午节期间,各地会举行龙舟比赛,人们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上竞相前进,以此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传统如下:

1、赛龙舟:端午节期间,各地会举行龙舟比赛,人们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上竞相前进,以此纪念古代英雄屈原,并祈求丰收和平安。

2、吃粽子:端午节最重要的食品就是粽子,人们用竹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和其他食材,如红枣、豆沙、咸蛋黄等,制作成美味的粽子。吃粽子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对屈原的怀念和纪念。

3、挂艾草与菖蒲:端午节时,人们会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这些植物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可以保护家人平安健康。

4、佩香囊:端午节时,孩子们会佩戴香囊,香囊内装有香料和草药,不仅可以散发出宜人的香气,还有驱虫、避疫的作用。

5、饮雄黄酒: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尤为盛行。雄黄酒有驱邪解毒的功效,人们相信饮用雄黄酒可以防病健身。

6、画额:端午节时,人们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画“王”字,寓意着猛虎镇邪,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7、拴五色丝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节时,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后来还发展出长命缕、长命锁等饰物。

8、浸龙舟水:端午节期间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9、放纸鸢: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风筝,即纸鸢。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10、拜神祭祖: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

端午节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但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都是如何形成的吗?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龙舟,顾名思义,是形似龙的船。这艘船的船首像个高高的龙头,船舷和船腹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龙的大小不同,桨数也不同,有六对、十二对、十七对、五十二对。如参赛方式相同,则龙舟的尺寸必须相同。若为新船,则亦须举行祭礼。

赛龙舟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食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粽子源于公元340年,屈原多次劝说楚无果后,便知国之将亡,他不愿苟活于世,希望用自己的死唤醒楚王,于是他毅然投江,以身殉国。百姓知晓他的良苦用心,便将大米投入江中,希望江中鱼虾吃了大米,就不要再去毁坏屈原的尸体,于是后来便衍生出吃粽子的习俗。时至今日,包粽子,送粽子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联络亲友的一种方式。

?佩香囊?

中国许多地方,在端午节都要做几个香袋给小孩挂在身上,这就叫做“压午”。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后,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挂荷包和五彩丝线?

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也被称之为“长命缕”。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古人认为小孩一旦戴上了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长命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所以传统上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配以银锁,缠绕于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这系五色绳也有讲究,必须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系上,否则就会不灵验,而且五色绳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将它仍在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

?点雄黄酒?

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解毒剂、杀虫药。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蜈蚣等,加上误以为疾病的产生皆由鬼邪作崇所引起,连有着千年道行的白蛇精喝下雄黄酒后都被打回原形,那喝些雄黄酒自然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

?吃五毒饼,画五毒图?

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人们在这一天把饼上印上五种毒虫,当天吃下去,可以避开这几种毒虫所带来的瘟疫。五毒图是为了让虫子们看见后会认为是同类,直接走开,不会再靠近这一家。

端午节的叫法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同时,端午佳节也承载了人们,对圣贤的缅怀对健康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