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鲸
鲸是海洋哺乳动物中鲸目生物的俗名,鲸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但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将鲸和海豚分开。海豚科属于鲸目下的齿鲸亚目,该亚目中有抹香鲸及白鲸等。而以鲸须替代牙齿,利用过滤水中浮游生物进食的须鲸亚目,有座头鲸及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等。
数世纪以来,鲸经常被作为桌上佳肴或是工业产品的原料。然而,到了20世纪中叶,鲸的数量已经因为捕鲸工业的盛行而锐减,成为了濒临绝种的生物。所幸现阶段大多数国家(日本便是另外的少数国家之一)都已经在八零年代签下全球禁捕令,停止捕鲸工业的持续发展。
生物分类
所有的鲸目生物都是陆生动物中偶蹄目的后裔,而鲸目与偶蹄目在生物分类上又属于鲸与河马所属的鲸偶蹄目。鲸也是从陆生哺乳动物经过水生的适应过程而回到海洋的,此过程大约发生在距今3400万到5500万年的始新世。
解剖
如同所有哺乳动物,鲸用肺呼吸,是温血动物,其幼崽由哺乳喂养,还有少许毛发。
鲸的体形是梭状的。它的前肢形成鳍,后肢完全退化,尾巴变成尾鳍,鼻孔在头的上部。特别值得瞩目的是蓝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动物,体长可达30米,重达180吨。 鲸鱼一般上可活40-90年,视品种而定。
[编辑] 耳朵的解剖
鲸的耳朵在水下环境有其特殊的适应性。
[编辑] 行为
驼背鲸尾部跳动,于2005年在夏威夷海岸上拍摄鲸被认作为掠食者。它们的食物品种分布从微生物到大型鱼类非常广泛。所有的哺乳动物,包括鲸都需要睡眠,但鲸为了呼吸而保持清醒只能使它们一个脑半球处于睡眠状态。所以鲸从不沉睡却能够得到所需的睡眠。鲸鱼听觉非常发达,听力甚至可以达到数公里。
[编辑] 繁殖及哺乳
雄鲸利用输精管将精子排入雌性体内。完成受精过程后,精子和卵子在母鲸体内结合。 母鲸通常生一只幼鲸。养育期较长,某些种类多于一年。在此期间,母子之间会建立非常强的关系。一些鲸的成熟期很晚,大约要七到十年。鲸的生殖器官在游泳时避免阻力而缩回体内。母鲸在海水中通过喷射乳汁入幼崽口内来喂养幼鲸,而幼鲸会自动将海水及奶水分离。
[编辑] 捕鲸
主条目:捕鲸
捕鲸是年代很久的行业。《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三》:“开成二年三月壬申,有大鱼长六丈,自海入淮,至濠州招义,民杀之。”又《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列传·黑水靺鞨》记载:“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睛……”。鲸肉可食,脂肪可制油,用于医药和其他工业。鲸鱼的种类比较多,其中有不少种类的鲸鱼濒临灭绝,但有些种类的鲸鱼数量比较多。目前捕鲸的国家有挪威、冰岛和日本,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北加拿大的一些土著部落。关于捕鲸问题,反对的一方主要是一些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等。但是,近年来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政府也介入反对捕鲸。实际上这些国家的反对捕鲸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因为这些国家观鲸业比较发达,也就是说,“活的鲸与死的鲸更值钱”。而对于支持捕鲸的日本、挪威等国来说,捕鲸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中国、韩国等国也支持日本捕鲸,原因在于鲸的食量太大,且鲸鱼的主食是鱼苗、小虾,而中日韩水域相连,鲸鱼太多会影响中日韩的捕鱼业。
文化
人类很早就对鲸有深刻的描写。崔豹《古今注》:“鲸,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并有大量的文章,如《庄子》曰:“吞舟之鱼失水,则蝼蚁而能制之。”吞舟之鱼就是大鱼,也就是鲸鱼。张衡《西京赋》有所谓“鲸鱼失流而蹉跎”。任昉《述异记》:“南海有珠,即鲸鱼目瞳,夜可以鉴,谓之夜光。”
《淮南子》还有“鲸鱼死而彗星出”之说。《论衡·乱龙》亦言:“夫东风至酒湛溢,鲸鱼死彗星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太平御览》卷七及卷九三八引《春秋考异邮》都说到“鲸鱼死而彗星出”,卷八七五引《春秋考异邮》作“鲸鱼死彗星合”。
《太平御览》卷八七○引《三秦记》称“始皇墓中燃鲸鱼膏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