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经典语录

科技作者 / 姓名 / 2025-10-28 09:30
"
1、我的护球象亨利! 2、天亮了! 3、迟尚斌恶有恶报! 4、球霸就是在场上表现出霸气的球员,我要成为球场上的球霸! 5、球迷骂我是

1、我的护球象亨利!

2、天亮了!

3、迟尚斌恶有恶报!

4、球霸就是在场上表现出霸气的球员,我要成为球场上的球霸!

5、球迷骂我是因为我有威胁,谁让我踢得好呢。

6、大家要给我时间,亨利在国家队踢得也不好。

7、卡洛斯的百米速度是10秒8,我有时也能跑进11秒。

8、我其实很少上网,不知道什么芙蓉姐姐。

9、无论别人说什么,我还会继续这样护球,继续这样进球,继续为国家队效力!

10、不下雨也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多浇水啊,沙特肯定不 适应。

11、终于突破自己极限 中国男儿缺不服输精神

12、 我心中压抑的东西太多了,从6月开始到国家队一直到现在,作为前锋一个球没进,所以我身上承担着别人不能承担的一些东西,我有时自己都无法摆脱,不过还好,我今天终于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按能力我们没有大连强,按俱乐部实力我们没有山东、申花有钱,但我们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我觉得这正是中国男人所欠缺的。

13、感谢我的队友,应该说这球李明传的分量和位置相当的好,正好是后卫的身后,还有正好那个球我跑的也不越位,所以这个配合是相当不错的,进球那一瞬间真的很美妙。我自己突破了自我,突破了我的心理极限。

14、我不想反驳什么,我要用脚说话,把球踢进对方的大门,证明自己

15、我喜欢巴萨,但是我却想去拉科和瓦伦西亚。皇马?他们的锋线很强,不过后防却不好

16、亨利在国家队没人传球威胁就小了,不像队友们都很信任我

17、我从来就不会耍什么大牌”

18、此球(亚洲杯决赛)让我铭记一生

19、俺的腿有老伤怎么做动作呀

20、我非常喜欢浐灞队的氛围,感觉自己一下子年轻了不少。如果最后能加盟的话,我有信心在这里焕发出运动生命的‘第二春’!”

21、浐灞队的`球风比较适合我,所以,加盟浐灞是我的希望

22、一切皆有可能。

23、足球不是这么踢的,有的人不是人,是狼,这支队邪气太盛了。

24、和申花的比赛我总是特别兴奋,两年前我还被矿泉水瓶扔破了头,谁叫我们队老是在这里赢球呢.

25、他们要骂,就让他们继续骂吧,再响,再猛烈也没关系,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26、我其实很少上网,不知道什么芙蓉姐姐。不过,超级女声的节目,我倒是很喜欢,觉得挺有意思的.” 27、其实我们队这场比赛打得不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场地实在太硬了,我们根本就不习惯,踢完球下来很多人都反映脚底起了泡,脚腕也疼得厉害。这是阿赫利队的主场,说明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硬场地。这意味着到了我们的主场之后,他们肯定会觉得场地太软了,此消彼长,也该轮到他们不适应一回了

28、对这个进球,我既开心又伤心。我知道被嘘是因为很多球迷还记得我,我没有被忘记,感谢记得我的球迷,我不会辜负你们。同时我也要感谢恨我的人,是你们给了我前进的力量

29、现在中超最火的队伍是上海队。但他们的那些队员和咱们队比,能比吗?他们的队员基本上都是各支队淘汰下来的。为什么他们能比我们踢得好?我们需要思考。我想向全队说一句话——既然我们站在这里了,就要负起这个责任

30 我觉得.......这个东西我觉得,就是说,应该有一种循环吧,

扩展阅读篇

词语定义格言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言简,促人有美德。如:「满招损,谦受益。」。《宋史·吴玠传》:「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 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则大多数出于名

人生格言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拉蒂特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人生的道路有成千上万条, 每一条都要它各自的风貌。

路的好坏不在于崎岖多少, 只在于谁能最终达到目标。——申宝峰

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 不要绕远道,否则会迟到。

不要走邪道,否则会坐牢。 不要走黑道,否则会挨刀。

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 不要急着要,一定要戒躁。

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 不要急得到,心静便无恼。

不要怕人笑,看谁笑到老。 不要怕辛劳,勤是传家宝。

不要怕摔跤,起来是英豪。 不要怕阻扰,继续挺起腰。

不要装知道,不懂就请教。 不要放大炮,说话要可靠。

说话要想好,办事要公道。 说到要做到,不要瞎编造。

出名要趁早,赚钱要靠脑。 该了就要了,不爱就拉倒。

做人要地道,才能步步高。 走就走正道,好人有好报。——申宝峰《人生悟》

生命格言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与长短,而在与内容。——塞涅卡

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命运格言

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蓬皮杜

聪明的人造就机会多与碰到机会。——培根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维尼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机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机遇。

——罗曼.罗兰

友谊格言

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佚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谚语

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林肯

周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卡内基夫人

财富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朋友却是真正的财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谚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谚语

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罗曼·罗兰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罗曼·罗兰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语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语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奥斯特洛夫斯基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图

与朋友交而不信。——《论语》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西班牙谚语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诚相待的人——西塞图

在这个世上,诚实的人最尊重,最珍视的莫过于真正的朋友,这种朋友可以说是另一个自我.

我们的朋友比想象的少,却比我们认识的多。——霍夫曼斯塔尔

友谊是个无限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罗·布朗宁

励志格言

人生难免经历挫折和悲伤,

再痛再苦不要放在心上.

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和阳光,

雨过天晴终究会晴朗。——申宝峰

人生酸甜苦辣都要尝一尝,

尝尽人间冷暖才能成长.

历尽重重磨难才能变坚强,

遇到困难要挺起胸膛。——申宝峰

哪怕前方布满了风霜,

哪怕前方有大风大浪。

也要更加斗志昂扬,

一路高歌乘风破浪。——申宝峰

幸福不会平白无故从天而降,

付出努力才会有补偿.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辉煌,

除非只是好梦一场。——申宝峰

心中有梦想就要一如既往,

不能遇到困难说放就放.

千锤百炼才能磨炼出好钢.

饱经风霜才能更强。——申宝峰

哪怕前方有虎豹豺狼,

哪怕前方有魑魅魍魉

也要更加奋发图强,

一路高歌冲向前方。——申宝峰

只要有梦想装在心上,

朝着梦想去飞翔.

不怕一切困难和阻挡,

一定会如愿以偿。——申宝峰

塔西佗的贡献

关于春的名言警句示例如下:

1、春天的太阳甚至给那最卑微的小花也注入了新的生命。——(英国)司各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春天的意志和暖流正在逐渐地驱走寒冬。——(法国)纪德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唐朝)宋若莘

2、一燕不能成春。——(俄罗斯)克雷洛夫春天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终身中只要一度的青春。——(古罗马)西塞罗春天的特色只有在冬天才能认清,在火炉背后,才能吟出最好的五月诗篇。——(德国)海涅

3、可爱的春天带着花和曲的潮水滚滚而来,让大地腾起花的浪涛,空中响彻着春的乐曲。——(美国)朗费罗春天从这美丽的花园里走来,就像那爱的精灵无所不在;每一种花草都在大地黝黑的胸膛上,从冬眠的美梦里苏醒。——(英国)雪莱

春季,四季之一,季期在立春至立夏之间,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6]?春季是冬夏季风交替转换时期,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此消彼长。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

古代罗马的史学诞生于第2次布匿战争期间。早期的奠基人毕克托、老加图以及后来的撒路斯提乌斯等人把希腊史学的方法引入罗马,李维则代表了罗马史学的成熟和辉煌成就。然而,从李维到塔西佗,罗马的史学又产生了一次飞跃。塔西佗的史学比起李维来发展得更加成熟,代表了罗马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塔西佗在西方历史学史上第1次明确地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物外”的客观主义写史原则,这是塔西佗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对史学本体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提出这种治史原则的前提,是对历史真实的执著追求。塔西佗之前的西方古典史学家,尤其是古希腊史学家,已经成功地从具体的感性实践中抽象地概括出了历史学家应当秉持的最一般原则,即求真求实的原则;也归纳出史学的基本目标,即真实地记载历史的经验和过去的事实。这些古典史学家很少涉及历史的理论问题,即使讨论到某些理论问题,也都集中于探讨实现历史真实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有关如何处理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问题上。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发现了一些涉及史家本身的、妨碍再现历史真实的问题,但是往往只局限于从史学家个人的知识面的狭隘或者修养不足上去寻找答案,始终未能从中概括出造成史家记述失实的一般内在原因。

塔西佗生活在一个文网日密、但时张时弛的政治环境里,共和与专制、求实与实用的思想因素此消彼长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对社会进行全面彻底的控制,实用史学随之得以迅速发展。塔西佗亲身经历了弗拉维王朝诸君主的暴政,切实感受到了思想专政的恐怖,亲眼目睹了当代罗马史学的腐败(即一味地为当朝元首唱赞歌)。作为共和制度的拥护者和古典史学传统的继承者,他对专制统治和歪曲历史真实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同时他也发现:以往罗马史学中之所以存在着失真现象,其主要关键就在于史学家的主观情感(如个人的爱憎好恶以及偏私之见等等)。因而他认为,史学家如果要想为子孙后代负责,那就应该摒弃个人情感、始终保持超然中立的客观立场。另外还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当塔西佗开始撰写历史著作、并提出这些客观主义治史原则的时候,恰逢政治环境变得相对宽松的时期,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我们在这一时期里可以按照愿望去想、按照心里想的去说了。因此,这种外界环境也使得他有可能对以往的史学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

塔西佗的客观主义治史原则,在其《历史》和《编年史》的前言中,几乎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提出来的。他在《历史》的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以往的帝国时期的史学中所存在的弊端:当专制统治确立之后,史学家们在治史过程中应有的坦率与真诚不见了,真正的历史学家消失了,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首先就在于“人们似乎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而对政治一无所知;其次是因为他们热衷于献媚逢迎,或者因为他们愤恨自己的主人。他们由于在对这批人奴颜婢膝和对那批人切齿憎恨之间摇摆不定,后代子孙便被弃之不顾了……”随后他就自我表白道:“就我本人而言,我并不熟悉加尔巴、奥托、维泰利乌斯(均为帝国早期四帝内乱期的元首),与他们毫无恩怨可言。我不否认我的政治生涯系因韦伯芗而开始的,后来得到提图斯的提携,图密善又帮了我的忙。但是凡自称始终不渝坚持真理的人,在写任何人时都必须去除爱憎之情。”

在《编年史》一开头,塔西佗同样先指出了以往各种帝国史著作的缺陷,然后便立誓要为后世留下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填补真正的帝国史的空白。他写道:“我的计划是无忿无偏、以十分超然的态度,先叙述奥古斯都统治的末期、然后写到元首提比略及其继任者的时代。他还说:“我下笔的时候,既不心怀愤懑,也不会意存偏袒,因为事实上我没有任何理由要受这些情绪的影响。”

正是因为塔西佗从一开始就有了上述“既不心怀愤懑,也不会意存偏袒,超然物外,摒绝所有那一类的不良动机”的自觉意识。所以他在著述实践中力求做到秉笔直书,因而他的著作的史料价值都比较高。《历史》和《编年史》是研究罗马帝国初期历史最直接的原始资料,《阿格里巴传》中保存了许多关于不列颠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日耳曼尼亚志》则是研究早期日耳曼人历史最主要的史料。 但是他与李维一样,并没有强调历史研究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的功用(即为治国方略提供借鉴),而主要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历史著作的立意应当有所褒贬、以此来促进个人和公共道德水平的提高。他明确地写道:我认为,历史之最高职能就在于赏善罚恶,不要让任何一项嘉言懿行湮没不彰,而把千秋万世的唾骂,作为对奸言逆行的一种惩戒。讲究历史学对于后世的垂训教育意义,注重历史的经世致用,这是古今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延续不断的传统。在继承和发展这个传统的历史长河中,塔西佗的著作和思想是汇成这条大河的重要支流,尤其他以道德家的尺度来衡量历史的做法,对后来的西方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塔西佗是想通过对罗马帝国建立以来的专制统治及其造成的恶果的揭露和批判,来引起人们的深思,希望人们从他的著作中明辨善恶、择善而从。

从塔西佗的经历来看,他实际上是个专制政治的既得利益者。按照一般的常理,他应该对前朝的统治者感恩戴德才是,至少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合法性,也不能对前朝的统治持否定、批判的态度。然而,在政治倾向上,塔西佗却是留恋共和制、反对帝制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历代帝王的腐败与残暴,亲身经历了在专制统治下人格被严重扭曲、心灵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痛苦状态;另一方面,也是他个人的道德良知在起作用。

他认为:共和制度下的罗马公民享有高度的自由,因此他们忠勇爱国、崇尚道义,罗马才得以发展壮大;而到了帝制时期,专制统治日益加强,公民的自由受到压抑,因此人们变得唯唯诺诺、因循苟且,昔日罗马的立国精神逐渐亡丧、世风日下。他追慕罗马历史上那些建立功勋的英雄人物,痛恨那些专制君主以及宫中一群奴颜婢膝、阿谀奉承的佞臣。因此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无情地揭露了专制政体的罪恶,谴责了专制君主的专断、昏庸和残暴,揭露了宫廷阴谋的卑鄙和无耻;也揭露了元老院的元老们在帝王面前摇尾乞怜、百般谄媚、极尽虚伪吹捧之能事、以求在专制统治机构中谋得一席之地的卑怯行为;同时他还论述了帝制所导致的社会风气衰败的具体表现和过程。

塔西佗的著作所记载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事情,即当代史。这也是由他的著史目的-发挥史学的道德垂训功能所决定的。他认为:当代史是对照现实的一面最好的镜子,了解它,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预见未来;同时,对于当代所发生的事情,人们往往还都记忆犹新,因而更能激发起人们的思想和感情,也就便于更好地发挥史学启迪后人的功用。 尤其在《历史》和《编年史》中,集中地体现了他那含蓄凝炼、灵活多变的文风:词汇丰富而雅驯,文笔多变而不繁,语言精炼、结构紧凑,文约事丰、言简意远。有些短语和警句犹如格言,启人心智,被后人广泛传诵。

塔西佗很擅长塑造个性人物,他笔下所描绘的历史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他把帝国初期的几个君主描写得栩栩如生,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中看到提比略的阴郁、克劳狄的懦弱、尼禄的荒诞、加尔巴的昏庸。塔西佗的这种描述效果,甚至打动了以文笔优美而著称的近代英国史学家麦考莱,他的评价是:“在刻画人物性格这方面,塔西佗是古今无所匹敌的”。

另外,塔西佗在描述历史人物的形象时,还特别注重对历史人物的个人心理动机进行猜测和描写。他在记述了必要的事实之后,往往都要附上自己的看法和解释,做种种心理分析。他似乎并不热衷于去抽象地揭示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的主要原因,而比较热衷于揣摩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并对其进行细致的描写。

在塔西佗的时代,由修昔底德所开创的、在历史著作中穿插大段演说辞的做法,已经成为希腊罗马史学的传统,演说辞已经成为历史著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塔西佗的历史著作中,也有大量的长篇演说辞。它们既是一篇篇的艺术作品,又与整体叙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演说人(往往都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之口,表达了塔西佗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 他的著作意在鞭挞、意在揭露、意在发泄一个怀念共和制度的人对专制制度蓄之已久的愤怒情绪。这种著述动机和著述内容,使得塔西佗在著述过程中十分自然地流露出强烈的个人爱憎。《历史》和《编年史》这2部历史著作,就是在这种憎爱分明的对比之中展开的:书中既充满了作者对战争、内讧、陷害、背叛、贿赂等社会恶习的厌恶,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忠诚、友爱、坚贞、勇敢等崇高道德规范的赞扬。

在塔西佗的笔下,罗马帝国上层统治者们的腐败和丑恶、人君大臣们被服儒雅而行若狗彘的伪善面目,都遭到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就塔西佗揭露批判暴君专制的深刻程度而言,在西方史学史上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少有来者的。普希金曾把塔西佗的著作称作为惩罚暴君们的鞭子,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都把塔西佗当作反对专制制度和暴君的楷模,因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塔西佗的著作倍受推崇。

然而,如果按照塔西佗自己提出的所谓去除爱憎之情的客观主义治史原则,这种感情洋溢的现象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塔西佗却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与他那超越情感、追求纯粹客观的理念相比,他对专制制度和专制君主的憎恶始终占据着上风。这是因为:他在专制君主的统治下所遭受到的心理压抑和痛苦太深、太重了,以致于他难以超脱情感的驱动、使得他陷入情感的波澜之中却不能自知和自拔。

在塔西佗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认识与实践、理性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充分说明了人的情感所拥有的巨大力量,反映出客观主义治史原则在实践上的难度。即使历史学家本身有绝对真诚的客观中立的主观愿望,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总是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受到情感的干扰,甚至沦为情感的奴隶。人,毕竟是理性与情感合二而一的动物,情感不可能被理性完全排斥。尽管如此,塔西佗提出来的客观主义治史原则,仍不失为一切严肃正直的历史学家追求的理想境界。

从塔西佗的传世作品来看,其中虽然有关于日耳曼人、不列颠人、犹太人、埃及人等的记载,但是总的说来,他不像希罗多德和波里比厄那样具有广阔的视野、具有“世界”的概念。他记述的中心是战争、叛乱、政变、*荡等等。

另外,塔西佗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容和动力。在他看来,个人的因素始终主宰着历史的发展,统治者的开明与否、军队的强大与否,始终决定着帝国的局势和命运。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