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在浙江的就业方向

健康作者 / 姓名 / 2025-10-27 16:21
"
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

概述: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一.专业综合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地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工作.可以在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找到记者.编辑等适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报本专业.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但总体情况还比较好.

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101.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但在[文革"中.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受到重挫.不仅高校停止招生.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也纷纷受迫害.大量历史文献.论著被损害.这给我国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损失.文革结束以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原有高校恢复了这一专业的招生.并有不少新兴院校陆续增设了这一专业.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又重现蓬勃生机.

目前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状况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截至1985年底.就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所高等学校设立了中文系或中文专业.甚至中小学都开展了汉语教学.另外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学生.学者到我国研究.学习.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应邀出国讲学.而西方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东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这也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展很快.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的中文系及相关院系都设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中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化学院语言文学系等最为著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浙江财经学院

主要培养:在保留原专业丰厚文化底蕴,扎实的汉语语言与写作功底的基础上,依托我校雄厚的财经基础,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公文写作、文秘、宣传、策划与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报社、出版部门及其他文化宣传管理部门从事编辑、宣传等工作;也可以从事财经评论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写作、中国文化史、中西文化比较、管理学、基础会计、经济学原理、现代传播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公文写作与处理等。

院系介绍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学院是一所按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现有在校本科生6700余人。

学院遵循“依托母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创新发展”的办学方针,以浙江财经学院雄厚的师资与教学条件为后盾,按新型模式进行......

试论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发展方向(2008-04-19 13:49:59)转载标签: 吴眺眺提纲0709100131杂谈

试论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传统学科,融会文学、文字等文化,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底蕴。特别是财经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通晓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金融、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当今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必然要与时俱进。要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则离不开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财经 汉语言文学 发展 创新

绪论:

财经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很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培养语言文字功底扎实,文学素养高,并且兼具经济专业才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下,要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多途径的创新型人才那是有相当难度的。

中心论点: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发展必须创新,并且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方面不短改革。

分论点:

现状分析。1)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原本该是沉着洒脱的中文专业学生显得有些浮躁,特别是在财经类专业的包围下,学术氛围较难形成。2)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方式的本质并未改变,仍旧是老师灌输知识,学生一味抄笔记。3)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必修课,其它课程安排较分散。

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可以试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这样既有助于学术氛围的形成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

课程体系的改革。1)学科选修课模块可以进行调整。学科选修课模块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接触非本专业课程的唯一园地,是否可以适当减少语言文学模块的课程及学分,增加新闻模块、经济模块的学分,或者增加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相关的编辑、策划、行政管理等课程,使学科选修模块成为学生了解其它专业的基础平台,尽快明确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自行考虑是否有必要再选择一门相关专业辅助学习。2)此外,在继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变化,以市场的变化为导引,课程的设置要与人才培养配套,打造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

总结: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但并不表示它不能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发扬财经学院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朝气蓬勃。

注:

(略)

参考文献

(略)

1、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录取分数线

浙江财经大学“三位一体”共录取新生160名,其中文科50名,理科110名。综合分文科最高分89.1842,最低分86.9723;综合分理科最高分90.0494,最低分85.6472。

2、学校代码 生源地 录取批次 科类 投档分数 投档名次

0016 浙江 第一批平行志愿 理科 646 5-015075

0166 浙江 第一批平行志愿 理科(中外合作专业) 635 5-019832

0016 浙江 第一批平行志愿 文科 660 1-002787

0166 浙江 第一批平行志愿 文科(中外合作专业) 636 1-006544

0016 浙江 艺术类第二批首轮平行志愿 美术统考文 综合分:548 B2-01893

0016 浙江 艺术类第二批首轮平行志愿 美术统考理 综合分:549 N2-00333

0016 浙江 第二批 文科 576 1*000671

0166 浙江 第二批 文科(中外合作专业) 570 1*001814

0016 浙江 第二批 理科 554 5*002614

0166 浙江 第二批 理科(中外合作专业) 546 5*006803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