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展示数字工业未来

科技作者 / 姓名 / 2025-10-27 03:37
"
在9月17日开幕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100余款尖端技术和产品首发,凸显了工博会作为全球制造技术创新风向标的地位。同时

在9月17日开幕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100余款尖端技术和产品首发,凸显了工博会作为全球制造技术创新风向标的地位。同时,一大批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项目亮相,也显示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

百余款尖端技术产品首发

尖端技术和产品首发首展的力度,是衡量一个国际级展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本届工博会上,100余款尖端技术和产品首次发布,涉及人工智能、机床、自动化、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等领域,凸显了工博会作为全球制造技术创新风向标的地位。

上海微电子展示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台高分辨率6代小Mask投影曝光机,上汽集团展示洋山深水港智能卡车项目……这些首发技术和产品显示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同时,协作机器人鼻祖丹麦UR公司以及发那科、川崎、库卡等世界领先企业现场首发最新协作机器人,也使工博会成为国际工业最高水准竞技场。

本届工博会首日还揭晓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10家获奖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或是全球第一、国际首创,或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工业领域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打破了相关行业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上海联影公司全景动态PET-CT uEXPLORER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全身多组织器官4D高清动态成像。2018年12月份,该公司获得美国FDA批件,首台设备出口美国享受了零关税优惠。

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的DDL激光管材加工中心搭载全球首款DDL(直接半导体激光)激光发生技术,能耗更低,光电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原材料、板材切割加工各行各业。

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的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真能徒手撕开。该公司是全球唯一能批量生产600毫米宽幅不锈钢精密箔材产品的企业,已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开始对外出口。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工博会见证了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创新奇迹。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则希望工博会加快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一大批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据测算,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2020年将达万亿元规模。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真正帮助我国制造业提高核心工艺水平和制造质量。本届工博会上,西门子、博世力士乐、三菱电机、欧姆龙、松下电器机电、施耐德、倍福等一大批领先企业带来了智能工厂的生产体验,“5G”“AI”、边缘计算、工业云服务、人机协作等技术运用于智能制造全流程。在这里,工厂变得更智能、更透明、更安全。

“5G+工业”也成为本届工博会最大亮点。中国移动打造的5G数字孪生系统和工业巡检系统、中国联通携手中国商飞的“5G智能工厂”项目、德国倍福与华为X-labs合作搭建的5G无线传输技术等一批新应用,为未来工厂搭建起新的智慧应用场景。

核心零部件、关键元器件、重大装备与材料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短板和“卡脖子”领域。在本届工博会上,一大批制造企业展示的项目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

新奥动力自主研发的E100F微型燃气轮机在性能、应用技术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耀皮集团生产的高端航空玻璃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全球航空玻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的多晶连续Al-Si-M先进陶瓷纤维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具有重大意义,荣获“国家战略性创新技术产品”称号。

机器人产业助长三角发展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届工博会的多个专业展均聚焦长三角区域合作,其中的机器人展更聚集了150余家长三角机器人企业最新技术和产品。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市场应用比例最高的区域,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具有良好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环境,在产业链构建、市场需求、创新资源布局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机器人产业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助力长三角地区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目前,全球机器人巨头及国内龙头品牌均在长三角地区设有总部基地或研发中心。得益于长三角地区 汽车 、电子信息产业等传统优势,德国库卡公司在这里共设立了5家企业。ABB不久前也投资约10亿元,在上海动工建设新的机器人工厂和研发基地。在本届工博会机器人展上,ABB、发那科、库卡、熊猫电子、哈工智能等研发的最新机器人争相炫技,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前来感受“聪明的机器人”。

目前,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率先从 汽车 、3C电子、食品包装、家居服装等传统领域向新能源、环保设备、高端装备、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

据介绍,熊猫电子、哈工智能、钱江机器人、配天机器人、埃夫特机器人、沃迪、达野、龙盛、海尚等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企业率先实现了“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的智能转型,在电子制造、新能源 汽车 、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成功找到了更多应用场景和落脚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也领先全国。

9月18日,在同时举办的“2019年第八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表示,目前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为全国第一,下一步将根据上海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进一步支持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要打造长三角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上海机器人企业走向长三角,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集成创新。

“奇技*巧”逐渐被人用作形容一些巧夺天工的发明,那么古代有哪些发明能称为“奇技*巧”呢?下面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

一、木甲艺伶—古代的机器人

这是民间的一个师傅,为周穆王专门儿制作的一个把玩木偶。古代人在造木艺术上有不错的成就,鲁班就是木匠的鼻祖。这个专门为周穆王制作的木偶是一个艺伶,任谁见了都人不住赞叹,而且各个关节都能活动自如,周穆王见到后非常喜欢,艺伶不仅做工好看,还能跳舞,周穆王简直喜欢的不得了。

有一种感觉:古代中国钢铁侠

二、竹夫人—古代空调

竹夫人是古代最流行的“床上用品之一”,它是个长约1米左右的圆柱形物体,用竹片编织而成,中间是空的,里面有两个小球,四周留有网眼。

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夏天,古人抱着它睡觉,能起到凉爽的效果!

三、牛皮舟

听名字就只到时什么了,顾名思义牛皮舟就是用牛皮做的哮喘一样的东西,牛皮虽然柔软,但是却非常的坚韧,牛皮舟的工艺没能流传下来,也是非常的遗憾了。

不过这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非常先进的东西了,只是现在没人能够做出来了。

四、九曲鸳鸯壶—电视剧经常看到

九曲鸳鸯壶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酒壶,之所以称它为鸳鸯壶,是因为从一个酒壶里可以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来,而从外表上看跟普通的酒壶是没有区别的,倒酒的人通过按动酒壶上的机关,来控制流出哪一种液体。

这种酒壶后来成为了江湖上的杀人利器!

五、雁鱼铜灯—古代环保灯

西汉的雁鱼铜灯被称为史上最早的环保灯具!它能够自由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还能抵抗风吹,灯具里一般都会装上清水,燃烧后的灯烟顺着灯颈然后溶入清水中,大大降低了烟熏的污染。

由此可见古人的环保意识也很强!

六、曲裾素纱褝衣—古代时装

这件衣服现在的眼光看来它的技术含量也非常高。但说名字你可能不知道它,但是你肯定听说过它的报道。这件衣服是出土自马王堆汉墓的一件纱衣,它的重量不到一两,叠起来比烟盒还要小。据说曾经有纺织公司曾经试图做出一个仿制品,但是他们做出来的重量差不多的衣服只有名片大小。

当时的纱织技术可真称得上是奇技*巧。

七、战国时期的水晶杯—古代的玻璃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价值连城的水晶杯和现在的玻璃杯简直一模一样,如果单拿出来放到你眼前你绝对不会相信这是好几千年前的东西。这个水晶杯是一九九零年的时候在杭州市石塘村的一个砖窑里发现的。

发现水晶杯的这个墓穴,被专家证实是战国晚期人们的墓穴。而后来对水晶杯的检测也证实了,这确实是战国时期的东西。

总结:在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涌现了很多能人志士,我国古代的文化科技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才能这么辉煌。即使是现在我们仍然能从老祖宗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重视起来。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