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课程的主题可以分为哪几类

商业作者 / 姓名 / 2025-10-27 02:55
"
研学旅行课程共六大类型,研学产品的定义是以资源类型分类,主要分为自然观赏型、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文化康乐

研学旅行课程共六大类型,研学产品的定义是以资源类型分类,主要分为自然观赏型、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文化康乐型、励志拓展型。

1、自然观赏型:是通过对特定自然资源环境的分析和利用,遵循合理的课程设计引导人们在自然中探索和学习,建立人与自然间的深度联系,激发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

在我国有关自然教育的工作中,研学旅行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它对于生态旅游领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形成一种巨大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资源。

2、知识科普型: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

3、 自然观赏型内容包括欣赏自然现象与景观、自然资源与灾害、自然生态、自然规律等方面, 主要体现地理、生物、科学、艺术等学科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 借助生态、林草、地质、水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

依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区等自然保护地, 深入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协调人地关系机制, 进而宣传保护环境的理念。

4、体验考察型:主要包括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

5、文化康乐型:主要包括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资源。

6、励志拓展型:技能拓展主要包括水上、海外和场地三种类型,主要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

研学课程设计包括哪几方面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文名

研学旅行

外文名

HIBL

培养

自理能力、创新精神

加深

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增加

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快速

导航

定义及特点国家政策文件讲话安徽省试点无锡研学旅行

缘起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1]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定义及特点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

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春游或秋游,作为课程,在设计中就要包含课程的基本要素, 即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

研学课程设计是指针对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以探究、实践、创新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科技创新等方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探究和学习。研学课程设计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规划和设计,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学设计

研学课程设计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对于研学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评估等方面。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研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达到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二、教学内容

研学课程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学科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等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方式来探究知识。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研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

研学课程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实践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探究式教学是研学课程的核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

研学课程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资源,使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研学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研学课程设计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