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分析:
根据规定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为650元。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目前为7万元。
具体流程,首先大病保险不是按照病种报销,而是按照一年之内这个人看病总费用进行报销,费用超过一定额度,不管参保人患的是什么病,都可以按照对应的比例报销。
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在正常医保报销之后,剩下的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个人自付费用,如果超出了上一年度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的部分就可以报销。对于医保二次报销,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一个年度以内,首次报销的,起付线金额为1300元,第二次按照第一次起付标准的50%确定,一个年度以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为7万元,在职工人急诊报销起付线为2000元,退休职工起付线为1300元。按照规定,目前一个年度内首次使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住院费用时,在职、退休人员起付线金额均为130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衍生问题:
医疗保险报销规矩是什么?
医疗保险的报销方法为: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不需要去社保中心报销,入院时,凭身份证办理社保登记手续,出院时凭入院登记表及身份证到住院收费处办理出院结算手续。
2,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流程为参保人员凭身份证在医院设立的医保办直接办理结算,报销比例是根据医院等级报销,具体根据各地政策不一。
职工医保报销流程的详细步骤如下:
1、住院患者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需出示医疗保险卡并交纳一定的门槛费;出院后,到医院的医保结算处办理报销;
2、异地住院患者报销时,需携带住院结帐发票、费用明细清单、出院记录、使用目录以外药品及特殊诊疗项目的志愿书复印件等资料,并在5个工作日后凭相关凭据和身份证办理报销;
3、若因急诊导致异地住院,未提前办理备案,应先与参保地社保热线沟通,获得同意后再办理医保异地就医备案;
4、报销时,需在基本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并携带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疾病诊断证明书、门诊病历、检查报告单等资料到当地社保中心办理。
职工医保的报销范围:
1、门诊费用:包括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以及慢性病门诊的医疗费用;
2、住院费用:指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
3、药品费用:包括医保目录内的药品费用,部分非医保目录药品可能不在报销范围内;
4、特殊治疗费用:如透析、放疗、化疗等特殊治疗项目的费用;
5、辅助器具费用:如假肢、矫形器等医保规定的辅助器具费用;
6、体检费用:部分地区的职工医保可能包含定期体检费用的报销。
以上内容涵盖了职工医保报销的主要范围,但具体报销比例和限额可能因地区政策而异。职工在享受医保报销时,应先了解当地的医保政策和报销细则。
综上所述,职工医保报销流程包括在区内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出示保险卡、缴纳门槛费、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报销,以及急诊异地住院需与社保热线沟通并备案,最后在基本医保定点机构就医时提供完整的就医资料到社保中心完成报销手续,整个过程要求患者准备齐全的文件并遵循规定的时间节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