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游、汉水上游。面积20.58万平方千米,地形南北高、中部低。秦岭以南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干旱少雨。陕西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古有丝绸之路通向西亚、中亚各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陕西省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蒙古等民族。陕西因在陕原(今河南省陕县一带)以西而得名,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地理概况
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属内陆省份,东西最宽500千米,南北长约870千米,呈现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的形状。陕西省东与山西、河南为邻,西与甘肃相连,南与湖北、四川、重庆等相通,北与内蒙古、宁夏接壤。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属秦巴山地,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冲积平原。在全国阶梯状地势中,陕西省处于地貌多变的第二阶梯上,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北部为陕北高原,海拔900~1500米。中部为关中平原,也称关中盆地,海拔在325~800米之间。南部为秦巴山地,海拔多为1200~3000米。境内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华山等。陕西省河流众多。绝大部分为外流河,内流河流域面积只占全省面积的2.3%。以秦岭为界,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经东部省境,渭河为黄河最大支流,并有无定河、泾河、嘉陵江、汉水等河流。
气候特点
陕西省由南至北具有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和暖温带、温带半干旱气候的特征。秦岭山脉横亘省境中南部,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年均气温陕北黄土高原约为9℃,关中平原13℃,陕南汉江谷地则达15℃。冬季南北温差达10℃,夏季温差仅4℃。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则由下而上递增。7月~9月降水量常占全年一半以上,且多暴雨。冬季降雨甚少。甚至出现连旱。对陕北黄土高原春播影响更甚。
自然资源
陕西省的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矿产中煤、钼、铜、重晶石、磷等储量在中国居于前列。动植物种类也异常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杜仲、麻黄、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此外,在太白山区栖息有朱鹮、黑鹳等珍稀鸟类,还辟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等。
交通运输
陕西省现有公路11万多千米,国道有10条,其中二连浩特至河口的纵向国道干线、连云港至霍尔果(新疆)的横向国道干线在本省西安相交汇,青岛至银川的横向国道干线通过陕北,北京至昆明的108国道、包头至南宁的210国道、连云港至天水的310国道都经过西安。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西安至临潼、至宝鸡线路。铁路承担着陕西全省的交通运输任务。陇海铁路横贯东西,是本省交通主动脉;宝成、襄渝、西延等线连通南北。西安有多条空中航线连通内地和西北各重要城市。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最大的航空港。
经济概况
陕西省的渭河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灌溉系统发达,是中国著名麦、棉产区。经济作物以胡麻最为重要,烟草、甜菜也有较大发展。现在工业、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在西北地区发展很快。工业方面形成了国防工业、航天工业、煤炭工业、纺织工业等为主的经济格局。在交通方面,以西安为中心,陆路和航空运输皆很方便。地上地下的文物使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成为省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文化习俗
陕西锣鼓至少有200年的历史,根据演奏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伴奏锣鼓、清锣鼓和表演锣鼓三类。陕西锣鼓节奏明快、形式多变、气势宏大。表演气氛热烈,动作花哨,振奋人心。每当喜庆日子,人们都喜欢锣鼓震天。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省会: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陕西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有13个朝代相继在这里建都。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的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辖9区4县,面积9983平方千米。市境地处八百里秦川的中心,气候温和。西安是华北、华东联系西北、西南陆空交通的重要枢纽。此外,西安的地上地下都保存和埋藏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奇珍异宝,堪称一座立体历史博物馆。市区拥有骊山、华山、翠华天池等风景名胜。西安已成为驰名国内外的旅游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成阳
成阳市地处陕西省中部,面积1021.3平方千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37~651毫米,年平均温度9.0~13.2℃。成阳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工业以电子、纺织、石油化工为支柱,第三产业以旅游和流通为支柱。成阳历史悠久。设县制至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上曾经是秦朝国都。
历史文化名城:韩城
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东临黄河,黄河大峡谷南段经市区东北,谷口古称龙门,俗称禹门口。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历史上也以龙门代指韩城地域。韩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西周时为周武王之子韩侯封地。秦、汉为夏阳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就出生在这里。隋代称韩城县。韩城文物古迹荟萃,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美誉。由唐至清,历朝古建筑保存完整,规模宏大。韩城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我国著名花椒生产基地,所产大红袍花椒以色红、肉厚、香浓而闻名于世。
历史文化名城:榆林
榆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资源丰富,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形威了榆林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历代先民创造的人类文明留存,成为有价值的历史财富和旅游资源。榆林民风淳朴,是陕北民间艺术之乡,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激越的信天游,千姿百态的绥德石狮,细腻秀美的三边剪纸,以其浓郁的黄土风情和丰富淳朴的生活底蕴,驰名海内外。
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周围有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依山傍水,群峰拱卫。隋朝时在今延长县始置延安县,以其境内有延河并取安宁之义而得名。从秦汉至唐宋,延安及其附近地区“东带黄河、西控灵夏”,为陕北交通要冲,延安城成为屏蔽关中、防御北方民族侵扰的军事重镇。宝塔山上的九层古塔是唐代的建筑,如今是延安市区的标志。保存在清凉山下万佛洞的唐宋石刻是当时雕刻技艺的完美体现。1937~1947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曾在此领导全国革命。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央领导先后在凤凰山麓、杨家岭工作和居住,中央军委、八路军总司令部则设在枣园和王家坪。延安东南是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垦的南泥湾。
蓝田猿人遗址
在陕西西安蓝田县九问房乡公王岭出土了猿人头盖骨化石,它距今约为110万~115万年。蓝田猿人头盖骨十分珍贵。目前,只在中国、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和坦桑尼亚等少数几个国家发现了猿人头盖骨。蓝田遗址发现的史前文物为研究古气候、古动物、人类进化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被国际考古界誉为20世纪60年代考古重大发现。公王岭山腰间建有蓝田猿人遗址纪念碑亭。
母系氏族村落: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半坡遗址由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组成,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这里建有半坡博物馆,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包括遗址大厅和2个陈列室、1个陶窑遗址。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是唐代著名宫殿之一。据史载,全宫占地12平方千米,有33个门,丹凤门为正门,含元殿为正殿,其北是宣政殿。中书、门下两省以及弘文、史馆分列左右。此外还有30余处宫殿、亭、观等毁于唐末战乱。现存遗迹有含元殿、麟德殿、翔鸾和栖凤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尚可辨识。考古工作者于1957~1959年发掘了四座城门和含元、麟德两殿遗址。
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5千米九峻山。昭陵首创唐代“依山为陵”的制度,是关中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的帝皇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千米,以九峻山为基点向东南和西南呈折扇形展开。陵园内有陪葬墓167座,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陵园。地面、地下遗存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原陈放在昭陵祭坛内。1972年在陵园东南的陪葬墓李勋墓地建立了昭陵博物馆,陈列20世纪50年代以前昭陵地面仅存的22块神道碑和此后陆续发现的神道碑及出土的墓志铭,称昭陵碑林,是唐初书法艺术的瑰宝。著名的有欧阳询的温彦博碑、褚遂良的房玄龄碑、王知敬的李靖碑等。还有大量彩陶器物、陶俑及色彩绚丽、布局严谨的壁画。
乾陵
乾陵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两个皇帝。同时又是一对夫妻的合葬墓。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墓。乾陵以山为陵,四周有阀门和巨型石刻,有象征帝王陵墓的华表1对。此外,有翼马1对、朱雀1对、鞍镫饰马5对,戴冠、着长袍、握剑的将军石人10对等。其中还有两座高达6.3米的《述圣记》和《无字碑》幢。无字碑上面有保存比较完整(旁有译文)的女真文字,述圣碑碑文计8000字,为歌颂高宗的文治武功之辞,且陵前排列了61尊石人像。
华清池
作为一个天然温泉,华清池远在秦代就已著名。今尚有北魏时的温泉碑遗留下来。发掘清理出唐代御汤、太子汤、海棠汤(即贵妃池)、莲花汤等遗迹。
华清池池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水温约43℃。适宜沐浴疗养。园内半山腰的捉蒋亭即是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杨虎城部队捉拿蒋介石的地方。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东距西安120千米,西距宝鸡107千米,号称关中“塔寺之祖”,始建于西汉,是当年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之一。现存的法门寺砖塔是明朝万历七年(1579)由木塔改建的。塔高46米。共13级,塔身呈八菱形,塔基周长50多米。北魏时的木塔叫阿育王塔,是传入中国的19座佛教舍利塔之一。塔基下有地宫,从中出土有佛真身指骨舍利等诸多文物珍宝。
五岳之西岳:华山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秦岭山脉以北,海拔2154.9米。由于山势险峻,群峰峻峙,《山海经》称“远而望之,又若华伏”,山名即由此而来。华山是一座由花岗岩组成的山体,花岗岩经长期风化侵蚀,加上南北两大断层错动和东西两侧流水下切,将华山分割成多座山峰,而且山峰四壁如削,拔地通天,其中最著名的有东、西、南、北、中五峰。自古华山就以雄奇险峻著称,崖陡路险。诸峰间仅南、北一径,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华山还多古松,巨干修直,与峭峰奇石相得益彰。华山为道教名山,元时为全真道华山派发源地,山中留有许多带有道教色彩的传说和人文古迹。莲花洞、仰天池等处题刻尤多。
太白山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位于陕西省眉县南部,兼跨太白县、周至县部分地区。顶峰冰冻期长,除盛夏外,积雪不消融。由关中平原南望,山顶银光闪闪。故名。太白山的顶峰八仙台,海拔3767米。太白山为中国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植物品种荟萃之地,资源丰富,垂直分带明显。1965年已设立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已成为自然地理、植物、动物、中药、环境保护等多种学科野外考察的重要基地。
泾水和渭水
成语有泾渭分明一词,是说泾水和渭水同流一段河道。但却清浊不混。渭水现称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面积广大,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流域内有蓝田猿人遗址、秦安县大地湾和西安市半坡村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及长安区津镐遗址等。临潼区的秦兵马俑、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西安的碑林、大小雁塔等都是中国古文化中的瑰宝。西岳华山和临潼区的华清池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泾水现称泾河,是渭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泾源县境,流经平凉、彬县,于陕西高陵县南入渭河,河道输沙量极大,水极浑浊,是渭河来沙量最多的支流。泾河下游水利工程较多。著名的郑国渠即是其一。流域内彬县大佛寺石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崆峒山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世界第八奇迹: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的确切名称是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1.5千米处,发现于1974年,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又先后发现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达14260平方米。三个坑内共有陶俑近万个。陶马500多匹,木质战车130多乘。无论是兵还是马均同真人真马一般,栩栩如生,坑内还有制作精良的强弓、劲弩、弋、矛、戟、镂、青铜宝剑等兵器。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这一宏伟的地下建筑古迹,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潼关
古潼关在今潼关县北。自古就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的说法。潼关北临黄河,南靠秦岭,自古就是关中的东大门,是兵家必争之地。唐末黄巢起义和明末农民起义时,农民军都在潼关与封建王朝的军队进行过激烈的战斗。
大雁塔
塔身高59.9米,塔基座高4.2米。东西45.9米。南北48.8米。由唐太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被镶嵌于塔两侧,其字秀丽挺拔,为唐代遗留于后世的名碑。此外,塔的门楣、门框上雕刻有唐代的建筑图案。这些图案反映了当时的绘画艺术,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唐代大诗人杜甫、岑参、高适等在登临此塔后,题有“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却讶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等诗句。大雁塔内尽收佛学经典,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
碑林
碑林位于西安市三学街,旧址为宋代的文庙。公元1090年宋朝官府把《开成石经》移到这里,经过元、明、清三朝后,形成了碑石之林。碑林包括文物展览室、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三个部分,是全国最大的石碑宝库。另外,每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钟声就出自碑林的景云大钟。
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高约3.6米,周长48米。墓前碑亭内立有桥陵龙驭碑和黄帝陵碑。黄帝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原为一氏族部落首领,由于在阪泉战胜炎帝,在涿鹿击杀作乱的蚩尤而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其陵墓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也有。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盘龙山原名马鞍山,明朝时建有真武祖师庙。李白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派他的侄子回米脂扫墓,改庙为行宫,后来李自成把马鞍山改名为盘龙山。行宫依山踞险,前后两层近90级石阶,把八卦亭、乐楼、捧圣楼、二天门和玉皇阁连成一体,另外盘龙山顶还有启祥殿、北庆宫及钟鼓楼等。
骊山老母祠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南骊山西绣岭第三峰之巅,始建于秦。唐初重建,时称老母祠。老母殿整体建筑包括山门5间、三仙殿3间、祭殿5间、主殿5间、厢房6间、配殿4问。三仙殿内供奉被尊为福寿、治眼、授子三位女仙之神像。主殿内供奉骊山老母(女娲)金身神像。主殿内存有唐广德元年(763)立《骊山老母授经碑》一通,记述唐代著名道士李筌在骊山脚下遇老母为其传授《阴符经》的经过。
杨家岭革命旧址
位于延安,旧址大门向西南而筑,进门为中央大礼堂,砖木结构穹隆式形制。礼堂后面有一座三层小楼房。是当时的中央办公厅。周恩来旧居在北面山上最西边的院子里,东边的院子则为朱德旧居,再向东是毛泽东旧居。东北有一排曾是中央直属机关的窑洞。
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就是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5年4月23日的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这里召开。在这里,中共中央为争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懈努力。
作为被科学家列为世界上难解的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死丘事件”,大约发生在距今3600多年前的某一天,位于印度河中央岛屿的一座远古城市的居民几乎在同一时刻全部死去,古城也随之突然毁灭。直到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巴纳尔仁才第一次发现了这座古城的废墟,因城中遍布骷髅,所以称之为“死丘”。
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最大的文明古城,位于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在当地方言中,摩亨佐达罗的意思是“死亡之丘”。该城遗址于1922年被印度考古学家拉?杰?班纳吉等人首次发现,根据碳14测定,其存在年代为公元前25OO年一公元前1500年间,虽然其历史比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略晚,但影响范围更大。在距摩亨佐达罗城几百英里以外的北方,人们也发现了布局相同的城市和规格一致的造房用砖。
从遗址发掘来看,摩亨佐达罗非常繁荣,占地8平方公里,分为西面的上城和东面的下城。上城居住着宗教祭司和城市首领,四看到包裹,孙知行忍不住怦然心动,他答应了下来:"我尽力而为吧,成不成,就看你们的造化了。"周有城墙和壕沟,城墙上筑有许多t望楼,上城内建有高塔,带走廊的庭院,有柱子的厅以及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大浴池。浴池面积达1063平方米,由烧砖砌成,地表和墙面均以石膏填缝,再盖上沥青,因而滴水不漏。浴场周围并列着单独的洗澡间,入口狭小,排水沟设计非"那你呢?说。"张斜楞又赏了刘墨斗记耳光。常巧妙。和上城相比,下城设置比较简陋,房檐低矮,布局也不规整,可能是市民、手工业者、商人以及其他劳动群众的居住之地。
此城具有相当明确的建设规划,总的来说,布局科学、合理,而且已经具备现代城市的某些特征。整座城市呈长方形,上下两城的街区,均由纵横街道隔成棋盘格状,其中,也有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宽阔大道。居民住宅多为两层楼房,临街一面不开窗户,以避免灰尘和噪音。几乎每户都有浴室、便所以及与之相连的地下排水系统。此外,住宅大多于中心地方设置庭院,四周设居室。给人的印象是,该城清洁美丽,居民生活安详舒适白娘子见法海和尚掉在西湖里,便从头上拔下股金钗,迎风晃,变成面小小的令旗。小青接过令旗,举过头顶倒摇摇,西湖里的水便下子干了。湖底朝了天,法海和尚东躲 *** ,找不着个稳当的地方。最后,他看见螃蟹的肚脐下有丝缝隙,便头钻了进去。。这座城市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文明水平,考古学家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陶器、青铜像以及各种印章、铜板等,还发现了2000多件有文字的遗物,包括500多个符号。目前,学者们正在加紧进行释读。
在古城发掘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人体骨架,从其摆放姿势来看,有人正沿街散步,有人正在岁那年,武则天如意当上了皇帝,但之后乱上加"乱",广蓄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这些面首(情人),野史称后宫"面首千"。最不敢恭维的是,李世民李治父子同玩武则天个女人,武则天更风流,与女儿太当时的太监是经过筛选的,其年龄、身高、胖瘦等等,大都差不多,而且进宫后统服装,统住宿。个太监都睡在个大厅里,没有固定床铺,皇上因从不到这种地方来,所以对太监诸多事儿不清楚。但皇上必竟是皇上,他进了太监住的地方后,既不燃烛。也不出声,只默默地个个仔细察看。他想:那些心里没做亏心事的太监,必定是心安理得地呼呼大睡,而心中有鬼的太监,则会心神不定。难以入眠。果然,汪聪不仅没睡着,而且在黑暗中发觉皇上来了,心里叫苦不止。他暗暗嘱咐自己千万要沉住气,边侧耳听着皇上的动静,边庄打呼噜。然而做了亏心事,就怕鬼敲门,那颗心怎么也平稳不了。皇上伸手摸他的脉,心跳异常,眼皮也不争气,动动的。皇上顿时明白了,就是这个太监干的好事"这里又来了队士兵与我较量,"牛说,"但是我已经没有犄角可用了。因此我肯定会被打死。我死了以后,你要看看我的耳朵。在只耳朵里,你可以找到块丝绸桌布。你只要把它铺开,你要吃的东西就会出来。在另只耳朵里,你可以找到个笛子。你吹它,就会跑来匹马,它有金鞍子、金马鞭和钻石马蹄。"。庆幸的是屋里黑灯瞎火,皇上没有认出他是谁,再说皇上也不能大张旗鼓地声张,这就给了汪聪个隐藏的机会。皇上发现了篡宫的太监后,为了做个记号好抓牢他,就找来把马夫打马鬃的剪子,"咔嚓"下,把汪聪的头发剪了把下来。皇上暗暗得意:看你怎么跑,天亮,谁的头发剪了块,我就给谁扣上个罪名,砍他的头,我斩他全家。接着皇上就拿着把头发走了。平公主起,母女共享个男人薛怀义。这大概是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的绝版景观吧。家休息。灾难是突然降临的,几乎在同一时刻,全城4―5万人全部死于来历不明的横祸,一座繁华发达的城市顷刻之间变成废墟。
然而对于“死丘”毁灭的原因,科学家们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种种推测。
有些学者如R?L雷克斯、s?威尔帕特等,从地质学和生态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死丘事件”可能是由于远古印度河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孩子们。他们低头往下看,下面深不见底,连呼了几声"刘聿!刘聿!"也没听到回音。他们想刘聿准摔死了,个个哭丧着脸回去报信了。的改道、河水的泛滥、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特大的洪水把位于河中央岛上的古城摧毁了,城内居民同时被洪水淹死了。然而,有些学者不赞同上述说法,认为如果真的是因为特大洪水的袭击,城内居民的尸体就会随着洪水漂流远去,城内不会保存如此大量的骷髅。考古学家在古城废墟里也没有发现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的任何证据。
有些学者猜测,可能是由于远古发生过一次急性传染疾.病而造成全城居民的死亡。然而这一说法也有其漏洞,因为无论怎样严重的传染病,也不可能使全城的人几乎在同一天同一时刻全部死亡。从废墟骷髅的分布情况看,当时有些人似乎正在街上散步或在房屋里干活,并非患有疾病。古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仔细研究,也否定了因疾病传播而导致死亡的说法。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外族人大规模进攻,大批屠杀城内居民的说法。可是入侵者又是谁呢?有人曾提出可能是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然而事实上雅利安人入侵的年代比这座古城毁灭的年代晚得多,相隔"放手!要多少钱?我替他付!"年少气盛的蓝采和实在看不下去了,把自己身后拖着的串铜钱"咣当"声甩了过去。算命先生贼眼亮,放开拽着老农的手刚要去捡钱,忽然又眨眨眼,歪着脑袋说:"小兄弟,就这点儿钱够破灾免祸?本人可是县城里数数的算命先生,连县官老爷都高看我几分。你既要行善,再多拿些钱出来,我就放了这老东西!"铁拐李知道蓝采和就这些钱了,瞪起铜铃大的眼珠儿,抡起手中的铁棍吼道,"算命骗子,别给你脸不要,看我不揍扁你!"几个世纪。因此,入侵说也因缺少证据而不能作为定论。
在对“死丘事件”的研究中,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即在城中发现了明显的爆炸留下的痕迹,爆炸中心的建筑物全部夷为平地,且破坏程度由近及远逐渐减弱,只有最边远的建筑物得以幸存。科学工作者还在废墟的中央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碎块,这是黏土和其他矿物烧结而成的。罗马大学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实验证明:废墟当时的熔炼温度高达1400℃―1500℃,这样的温度只有在冶炼场的熔炉里或持续多日的森林大火的火源才能达到。然而岛上从未有过森林,因而只能推断大火源于一次大爆炸。
其实,印度历史上曾经流传过远古时发生过一次奇特大爆炸的传说,唐主李世民征东张金龙风风光光离开了济南府。青岛去不成了
因为所带的银两全都上了礼
玩了个净
只好回家。家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以为他得了癔病犯迷糊呢?,打到东莱,与盖苏文的兵马遭遇,便向军师徐茂公问计,徐茂公便说:"你要找个十丈高的山安营扎寨,才能胜了此役。"于是,唐兵直东行,及行至天崮山,李世民眼前亮,说:"此风水宝地。"于是,便在天崮山下安营。许多“耀眼的光芒”、“无烟的大火”、“紫白色的极光”、“银色的云”、“奇异的夕阳”、“黑夜中的白昼”等等描述都可佐证核爆炸是致使古城毁灭的真凶。可是历史常识又告诉我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才发明和使用了第一颗原子弹,远在距今3600多年前,是绝不可能有原子弹的。
也有人认为,在宇宙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公主整天坐在漂亮的大厅里,不高兴的时候,她只需听听叶子的歌声就又变得高兴起来。射线和电场的作用下,大气层中会形成一种化学性能非常活泼的微粒。这些微粒在磁场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并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球形“物理化学构成物”,形成这种构成物的大气条件同时还能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积累多了便会发生猛烈的爆炸。随着爆炸开始,其他黑色闪电迅速引爆,从而形成类似核"路允迪已经去演屿庙朝拜了演屿神,因为在那里没有你的神位,当然,他就没有给你敬香火,可能他并没有想到还有你这位湄洲神女。"爆炸中的链式反应,爆炸时的温度可高达1.5万摄氏度,足以把石头熔化。这个数字恰好与摩亨佐达罗遗址中的发掘物相一致。据推测,摩亨佐达罗可能是先被有毒空气袭击,继之又被猛烈的爆炸彻底摧毁。而在古城的大爆炸中,至少有3000团半径达30厘米的黑色闪电和1000多个球状闪杨凡在墙角蹲了好久,打算等天黑再出城。这条胡同天都每人来往,快天黑的时候,杨凡突然听到旁边有俩男人在说话。电参与,因而爆炸威力无比。
还有人认为,摩亨佐达罗毁于外星“宇宙飞船”。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推测。3500万年前,一艘外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在印度上空游弋时,可能意外地发生了某种故障而引起爆炸,以致造成巨大灾难。然而外星人是否存过了会儿,听那声音,估摸着那女人上了床,好半天没了动静,潘吓得都要尿了。在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故此证据不足。对以上几种观点,现在还难以判断是非。
然而,远在3600多年以前,何以有文化相当发达的古城?而古城为什么又会突然灭绝?其真凶又是谁?一系列的问题使科学家一直困惑了70年.至今于是薛礼调兵遣将,摆了个龙门阵,从蓬莱的大门家、小门家,直摆到南王,十里地,里个关口,他的个把兄弟人个关口。薛礼告诉他的把兄弟说:"你们只准打,不准杀,从这个阵赶到那个阵,直把他赶到南王,我在那里等他。"仍未找到一个圆满的解释。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周刊》
2007.2.1
印度
阿房宫是秦国劳务工人耗费了无数心血所建造出来的,这也正是秦国剥削人们的象征,而项羽为了收揽人心称霸一方,自然要把这阿房宫给烧了,才能表现出他抗秦的决心。
但在当时的反响中可以看出,秦朝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感谢项羽,反而觉得他烧掉了人们的心血。从杜甫的《阿房宫赋》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阿房宫的建造是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所修建的,结果项羽一把火就把阿房宫付之一炬,确实也算是暴殄天物了。
但我们从另一角度来看项羽的这个举动很明显,他也是为了给秦朝百姓一点威慑,说白了就是杀鸡儆猴。在秦朝人们的心中,秦始皇才是统治的象征,那我就烧了秦始皇的心血,我比秦始皇更厉害。
再加上当时项羽富贵了,可他始终是个心系家乡的人,所以在他富贵的时候,仍然想着搬回故乡,但谁知秦王建立了这么富贵的阿房宫,项羽怎么能够容忍阿房宫自己不住给别人住呢,所以说就狠心的一把火把阿房宫给烧了。虽然当时也有些不长眼的想要去见项羽留在关中,毕竟关中当时地势险要,且土地肥沃,是一个真正的好地方,但项羽是个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觉得自己就算是富贵了也要回到家乡,这样家乡的人都知道我项羽的威名。
但经过现代考古学家的考证,项羽当时烧的并不是阿房宫,只是秦王他们所居住的宫殿,因为阿房宫其实就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当时秦王要见陵墓,还要见万里长城,同时还要加上阿房宫。这三个巨大的工程已经把秦朝所有壮丁都分配完毕,但即使是这样,阿房宫在数年之内也没有建造起来,它还只能算是初具规模的时候,秦朝就已经覆灭了,而阿房宫的建造也因此而停滞。
最佳答案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名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上下五千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千百多个生动的小故事,和一张张精美的小插图。
1全书用严谨、简洁的文字勾勒时代背景,介绍历史常识,使我们更了解那历史。不仅如此,书中的小插图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彩色插图和文物,全面而直观地展现社会风俗和历史面貌,让我们又进一步地了解了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史了!
在暑假中,书不仅是我的好伙伴,还是我的好老师,它陪我开心、伤心、动脑筋、做游戏……又使我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我们中国已经有五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切该经历和不该经历的。
著名历史家庞朴说过:“历史使人聪明。因为历史是前人失败和成功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了解历史了呢?那么,请翻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一页吧!
五千年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人类,对于世世代代生息在地球的中华民族来说,算的上是一段悠久的历史了。
远古时期,“湘妃竹上的斑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深深感动着我们;古代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朱元璋削刺的做法,一直都为人类所痛恨;岳飞精忠报国却惨死于奸臣之手的事情一直令人们所痛心……
不过,最吸引我眼球的好事关于“忠臣、奸臣、明君、昏君”这四个词的话题了。一代天骄,莫属于从蒙古大草原崛起的马上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了。这成吉思汗就是一代明君,他懂得爱民,他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他从不会随意错杀好人、平民。在这本书中,我最痛恨的就是奸臣秦桧了。就在岳飞即将抗金胜利、凯旋归来之际,是他,是秦桧在宋高宗面前花言巧语,致使岳飞在一天之内收到12块“金字牌“递发繁荣班师诏书。可怜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啊!1142年1月27日,昏君赵构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位抗金名将杀死在狱中。
从茹毛饮血到基因工程,从刀耕火种到电子信息,从爬山涉水到遨游太空……一场场血战,一项项发明,亿万人民前仆后继,代代精英呕心沥血,终于创造出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演绎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是无形的,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