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科学作者 / 姓名 / 2025-10-24 00:56
"
1、冬眠与夏眠:动物的冬眠是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夏眠是对夏季炎热和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2、树落叶是对冬季寒冷环境或干

1、冬眠与夏眠:动物的冬眠是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夏眠是对夏季炎热和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2、树落叶是对冬季寒冷环境或干旱环境的适应。

3、肉食性动物捕食其他动物,都有利爪、锐利的牙齿(或喙)。

4、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青草丛中的青蛙是草绿色的,泥塘里的则是黄褐色的。

5、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例如毒蛇都有鲜艳的花纹。

6、拟态: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如竹节虫像竹节、枯叶蝶像枯树叶等。

7、仙人掌的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

8、北极熊厚厚的脂肪层,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

1、骆驼适应干旱环境

排尿少、出汗少,减少水分的消耗。一次喝大量的水,将水储存在胃中。

2、海豹适应寒冷环境

皮下脂肪厚有保温作用。

3、保护色

生物皮毛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近,不易被天敌发现,进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4、拟态

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像极了其他物体,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

5、拟态

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像极了其他物体,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

相关内容介绍: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