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百科-碗莲

游戏作者 / 姓名 / 2025-10-23 10:12
"
植物百科: 碗莲碗莲介绍:别名:(水生植物) 白莲、芙蓉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植物科属:睡莲科、莲属植物花期:花期6-9月。地

植物百科: 碗莲

碗莲介绍:

别名:(水生植物) 白莲、芙蓉

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

植物科属:睡莲科、莲属

植物花期:花期6-9月。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于我国的江苏,以苏州所产最为著名。

形态特征:

碗莲叶子是圆形,有浮在水面上的浮叶,也有伸到水面上方的立叶;睡莲叶子是带有缺口的圆形,只有浮叶浮在水面。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喜热,生长适温为20~30℃,气温低于15℃时生长停滞。喜湿怕干,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黏土为宜。适宜的pH值为6.5。

碗莲炎夏是其生长旺期。8℃-10℃萌芽,14℃藕鞭开始伸长,23℃-30℃为生长发育温度,28℃以上开花,35℃以上生长缓慢,4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忌雨后暴睛或大风吹袭。25℃时生长新藕。

碗莲喜强光,强光有利其发育。也喜水怕淹、水深易烂叶、前期水要浅,后期逐渐加深。喜肥又不耐肥、肥重易烂茎,基肥要足,追肥要少。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微酸性粘质土壤,一般肥沃的河泥或菜园土均可。从栽种到开花约60天。

园林用途:

碗莲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广植湖泊,河道管理,水域绿化,公园旅游,风景观赏,置景工程,湿地利用,净化水质,蔚为壮观,又能盆栽瓶插,别有情趣;自古以来,就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园的珍贵水生花卉,在今的现代风景园林中,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应用更加广泛。

关于植物的百科知识汇总

溲疏介绍:

别名:(灌木植物) 空疏、巨骨、空木、卯花

拉丁学名:Deutzia scabra Thunb

植物科属:虎耳草科、溲疏属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稀半常绿,高达3米。树皮成薄片状剥落,小枝中空,红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枝光滑。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顶端尖,基部稍圆,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星状毛,粗糙。

直立圆锥花序,花白色或带粉红色斑点;萼筒钟状,与子房壁合生,木质化,裂片5,直立,果时宿存;花瓣5,花瓣长圆形,外面有星状毛;花丝顶端有2长齿;花柱3~5,离生,柱头常下延。蒴果近球形,顶端扁平具短喙和网纹。

植物花期:

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于温带东亚、墨西哥及中美。我国有53种(其中2种为引种或已归化种)1亚种19变种,各省区都有分布,但以西南部最多。

生长习性:

多见于山谷、路边、岩缝及丘陵低山灌丛中。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但耐寒、耐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腐殖质PH6-8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性强健,萌芽力强,耐修剪。

园林用途:

溲疏初夏白花繁密,素雅,常丛植草坪一角、建筑旁、林缘配山石;若与花期相近的山梅花配置,则次第开花,可延长树丛的观花期。宜丛植于草坪、路边、山坡及林缘,也可作花篱及岩石园种植材料。花枝可供瓶插观赏。

植物百科:德国鸢尾

#能力训练# 导语植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众多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浩瀚深邃的绿色世界里蕴藏着许多部位人知的奥秘。下面是 分享的关于植物的百科知识汇总。欢迎阅读!

植物的知识

 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2、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业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1)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气生根和固着根除外)根由薄壁组织、维管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细胞组成。

 (2)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茎是植物体中轴部分,直立或匍匐于水中,茎上生有分枝,分枝顶端具有分生细胞,进行顶端生长。茎一般分化成短的节和长的节间两部分。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3)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功能为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花是具有繁殖功能的变态短枝。果实主要是作为传播种子的媒介。种子具有繁殖和传播的作用,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花生于花托上,最外面是花瓣(或花被片),中间包裹着植物的生殖器官,雄蕊及雌蕊。花鲜艳的颜色及诱人的香气,都是为了吸引昆虫前来。在昆虫的帮助下,完成授粉的过程,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

 (5)果实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来,多数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里面。一个果实内部的种子数量各不相同,有些只有一籽,有些则很多。果实成熟时,有些富含水分,有些则变干。含水的果实通常颜色鲜艳,可以吸引动物将其吃掉,而将种子带到远方,当种籽排出体外,就会生根发芽。

 (6)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

  扩展资料

 植物的主要作用:

 植物大多数固态物质是从大气层中取得。经由一个被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利用阳光里的能源来将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简单的糖。这些糖分被用做建材,并构成植物主要结构成份。植物主要依靠土壤做为支撑和取得水份,以及氮、磷等重要基本养分。植物能成功地成长需要大气中的氧气(做为呼吸之用)及根部周围的氧气。

 1、光合作用: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供植物体利用。

 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高等植物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关系密切。生活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物质不断分解,对植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提供和合成重要有机物的原料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增强植物的抗病力。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代谢的枢纽。

 3、食用价值:绝大多数的人类的养分依靠谷物,尤其是玉米、小麦和稻米,或者是其他主食如马铃薯、木薯和荚果等。其他被食用的植物部份还包括水果、蔬菜、坚果、香草、香料和食用花卉等。由植物制成的饮料包括咖啡、茶、葡萄酒、啤酒等。糖主要是由甘蔗和甜菜中得到的。

 4、原料价值:木材被用在建筑、家具、纸张、乐器和运动用具上头。布料通常是由棉花、亚麻或其原料为纤维素的合成纤维,如嫘萦和醋酸根。来自植物的可再生燃料包括柴、泥炭和其他生质燃料。炭和石油是来自于植物的化石燃料。

 5、观赏价值:植物被用来美化环境、提供绿荫、调整温度、降低风速、减少噪音、提供隐私和防止水土流失。会在室内放置切花、干燥花和室内盆栽,室外则会设置草坪、荫树、观景树、灌木、藤蔓、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坛花草,植物的意像通常被使用于美术、建筑、性情、语言、照像、纺织、钱币、邮票、旗帜和臂章上头,活植物可用于绿雕、盆景、插花和树墙等。

 6、文化价值:植物也为人类的精神生活提供基础需要。每天使用的纸就是用植物制作的。一些具有芬芳物质的植物则被人类制作成香水、香精等各种化妆品。

德国鸢尾介绍:

拉丁学名:Iris germanica L.

植物科属:鸢尾科、鸢尾属

形态特征:

德国鸢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而肥厚,常分枝,扁圆形,斜伸,具环纹,黄褐色;须根肉质,黄白色。叶直立或略弯曲,淡绿色、灰绿色或深绿色,常具白粉,剑形,长20-5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常带红褐色,无明显的中脉。

花茎光滑,黄绿色,高60-100厘米,上部有1-3个侧枝,中、下部有1-3枚茎生叶;苞片3枚,草质,绿色,边缘膜质,有时略带红紫色,卵圆形或宽卵形,长2-5厘米,宽2-3厘米,内包含有1-2朵花;花大,鲜艳,直径可达12厘米;花色因栽培品种而异,多为淡紫色、蓝紫色、深紫色或白色,有香味;

花被管喇叭形,长约2厘米,外花被裂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7.5厘米,宽4-4.5厘米,顶端下垂,爪部狭楔形,中脉上密生**的须毛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倒卵形或圆形,长、宽各约为5厘米,直立,顶端向内拱曲,中脉宽,并向外隆起,爪部狭楔形;雄蕊长2.5-2.8厘米,花药乳白色;花柱分枝淡蓝色、蓝紫色或白色,长约5厘米,宽约1.8厘米,顶端裂片宽三角形或半圆形,有锯齿,子房纺锤形,长约3厘米,直径约5毫米。

蒴果三棱状圆柱形,长4-5厘米,顶端钝,无喙,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为三瓣;种子梨形,黄棕色,表面有皱纹,顶端生有黄白色的附属物。

植物花期:

花期4-5月,果期6-8月。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庭园常见栽培。本种为著名的花卉,品种甚多。

生长习性:

春季干旱地区,萌芽生长至开花阶段应保持土壤适度潮湿,以保证花、叶迅速生长发育对水的需要;花后,可不必特殊供水,多雨季节更要注意排水,以免导致根茎的腐烂。栽后若土壤较为湿润,不宜马上浇水,待3-5d根茎伤口稍干燥后再进行适度浇水。德国鸢尾栽植地要求土质疏松,以沙壤土或轻壤土最好,若栽植地为较重潮湿的土壤,则必须要加入适量的粗沙和腐殖土进行土壤改良。

园林用途:

德国鸢尾在花坛栽培、花境栽培、地被栽植、基础栽植中,在植物配置比较好的情况下,能够发挥出比较好的观赏价值。是一种比较能令人满意的露地宿根花卉植物,且应用广泛。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其专类园,依据地形起伏可将其成片栽植而达到比较理想的绿化效果。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迅速增加,对水的需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中国北方城市大多严重缺水,在环境绿化美化时更应充分考虑耐寒、耐旱、抗逆性强的植物种类的选用。德国鸢尾非常适合于北方干旱城市的道路绿化和街心花园、公园、广场、庭院等地的绿化美化。中国很多城市的公园绿地建立在人工填土的基础之上,在这类绿地上若种植一般宿根花卉需大量整地换土,并施用不同剂量的肥料,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绿化成本。具大花和肉质根特性的德国鸢尾耐瘠薄、耐旱、栽培管理简便,可节省大量人力和财力,利用北方地区的自然降水就可正常生长,非常符合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