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证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首要工作,保障幼儿的安全成长和身心健康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然而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因此教师要积极地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尽可能地避免幼儿受伤害。现就如何开展好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演练活动
演练是幼儿亲身经历的,也是他们最能够直接获取知识的一种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演练,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知道有危险时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并且演练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例如:火灾演练,当警报声响,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拿小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迅速从消防安全通道撤离到安全区域。通过参与演练让孩子们了解发生火灾时的正确逃生方法,牢记火警电话是119;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处理,应护好头部,找到硬物或者安全三角地带躲避,不乘坐电梯等。通过反复演习,让幼儿在灾难面前不在只有恐慌,学会应对、处理,并且每一次演练对幼儿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二、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形象生动的集中教育活动
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如果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孩子往往听后很快就会忘记,并且说教形式呆板,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将安全知识通过动画片或者情景剧的形式来呈现,就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易于接受。例如,在讲戏水安全时,老师播放幼儿不正确的戏水方法以致溺水的事故,让幼儿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相关的安全知识。
三、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
1.以随机教育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幼儿一日生活中存在许多安全自护的教育知识点,教师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比如,做手工时,教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剪刀;上下楼梯、上下床时注意台阶等。
2.以儿歌、绘画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用儿歌、绘画的方式让幼儿掌握安全自护的知识,细到从幼儿入厕安全、吃饭安全等生活安全,到使用剪刀、铅笔等学习用具安全,再到地震自救、火灾自救等多个方面向幼儿灌输安全知识。
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形成自护意识,首先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避免伤害。例如,教幼儿轻开门窗、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跟陌生人走等。这些都要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且持之以恒。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家长从事职业多样性这一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让幼儿区分日常生活安全与不安全事情时候,可以家校共同努力,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寻找,利用或现代化设备提供安全教育方面的素材,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
总之,抓好安全教育才能保证孩子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底线和管理核心。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生活点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让幼儿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
老话里“地无三尺平”的贵州,自古山多、交通不便。纳雍天河实验学校坐落于毕节市纳雍县城的中心地段,2020年,易地帮扶搬迁安置点的孩子们开始走出大山,在这里度过小学生涯。如今的交通不再难行,路上车水马龙,而校门口早晚都聚满了熙熙攘攘的学生。校长彭樱看在眼里,却不无隐忧,县城与山村的环境差别巨大,孩子们每日上下学的交通安全,一直悬在她心里。
令她惊喜的是,今年9月,2021年“广汽本田梦想童行儿童道路安全公益行活动”(以下简称“梦想童行”)走进校园,为全校1600多名孩子带来了趣味、实用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
弯道盲区知识互动
不止于贵州,2021年,广汽本田“梦想童行”项目已向湖北、四川、西藏、重庆、广西等全国更大范围的地区深入推进。从2015年“大手拉小手”交通安全亲子公益启蒙,到2019年“梦想童行”项目正式升级,广汽本田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持续投入叠加显现出强大的累积效应:内容方面,分龄化课件“资源包”升级,专业教程涵盖了3-12岁儿童、青少年;组织方面,“三位一体”师资结构完善,“企业+公益组织+校园”组合型师资团队全面支援学校、特约店等教育阵线;实践方面,“重点开花”、全面推进,深度实施区域从一线城市拓展至二三线城市、县乡等,“梦想童行”至今已走进了华北、华南、华东和中西部等全国地区,实质性提高儿童道路安全教育,助力实现“零事故”的美好社会。
播种校园:从喜欢“童行侠”,到成为“童行侠”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李庙完全小学,相距纳雍天河实验学校1300公里,这里的孩子们,同样面临着出行安全的问题。由于大人多外出务工,孩子只能自己上下学,或由年迈的祖辈接送。
“这里的孩子们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更为薄弱,有些甚至完全不懂交通规则。”蔡春蝶是广汽本田“梦想童行”项目的讲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母亲。她深知,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家长们才能安心让孩子走出去,体验世界的精彩。
校园是儿童道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广汽本田“梦想童行”多年来持续为学校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课件、专业师资、安全知识图书与教具等资源支持,帮助学校建立常态化的道路安全教育阵地。
不同于“填鸭式”常规授课,“梦想童行”课堂完美融合了专业视角与沉浸式场景教学,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与主动性,因而“效果加倍”。交警是孩子们心中敬仰又权威的存在,在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梦想童行”课堂上,毕节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许飞 “现身说法”交通规则让孩子们深深信服,而讲师则以灵活有趣的形式,带领孩子们了解交通安全常识。通过模拟驾驶员视角,孩子们发现:“原来司机叔叔拐弯的时候有这么多地方看不见”“学完这节课,才知道自己以前过马路的习惯有多危险”。
纳雍天河实验学校梦想童行课堂
李庙完全小学副校长李萍对“盲区无人岛”的体验设计印象深刻:“学生亲自坐到车上去体验一下,看看车两侧哪些地方属于盲区,我觉得这个环节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非常好。”
“被看见,才安全;能听懂,才有用。”怀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广汽本田“梦想童行”在因“龄”施教的基础上,开展因“地”施教,每一站都会结合当地交通环境特点教授孩子如何正确避险。新颖的活动也给了孩子们很大启发。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周小蝶同学创作了精彩的作品:“我平时在乘车的时候发现许多超载的情况,我想提醒司机不要超载,告诉大家珍爱生命,安全出行。让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走路靠右边、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知危险,会避险。”
《超载的校巴》绘画作品
除了丰富的课堂形式,大名鼎鼎的“童行侠”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童行侠特别喜欢拯救小朋友,不让那些怪物靠近,我长大了也要像童行侠一样,拯救小朋友。”通过开发安全大使“童行侠”原创动画IP,广汽本田逐步强化了安全教育品牌资产,也进一步丰富了儿童教学的资源形式。目前,《童行侠的奇幻之旅》动画片、《童行侠伽马星之战》科幻故事以及喜马拉雅音频故事均已上线,将实用的交通安全知识可视化、趣味化、场景化。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即可通过精彩剧情,快乐学习道路安全知识。
在交管部门、中汽中心、公益组织、各地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广汽本田“梦想童行”将持续在全国更多学校打造安全教育阵地,进一步构筑校园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特约店接力:安全加油站,让家庭共成长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环境对于行为的影响极为深远,而除了学校教育,家庭对儿童道路安全教育也起着关键作用。2021年,广汽本田“梦想童行”在构筑校园常态化安全教育的同时,也积极联动全国各地特约店开展趣味亲子嘉年华活动,提高亲子家庭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打造交通安全教育“家城堡”。
在广汽本田武汉龙阳特约店,交警为孩子们讲解专业知识,梦想童行讲师们还设置了“知识修炼厂”、“醉驾体验”等趣味游戏,并基于武汉的交通环境特点,设置了模拟驾驶体验区,帮助孩子们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安全应对常见路况;在广汽本田成都三和特约店,联合三和老爷车博物馆,为小朋友们打造极具汽车文化氛围的互动现场,体验感更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的安全出行和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广汽本田亲子嘉年华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亲子互动学堂,让家长和小朋友在DIY汽车模型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家庭氛围,一起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特约店互动嘉年华游戏环节
“亲子嘉年华活动不仅有趣,而且有意义,特别是提醒了家长,平时容易忽视的安全出行意识其实非常重要。”一位车主爸爸深有感触,“希望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形成更好的社会氛围,让孩子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汽本田三和店负责人表示:“很高兴参与‘梦想童行’公益活动,特约店也积极发挥与客户沟通的桥梁作用,让更多家庭和孩子一起了解、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特约店已成为“梦想童行”覆盖更多家庭的重要力量、是校园之外的安全教育阵线,将影响社会更多人群,为儿童道路安全教育加油助力。
特约店亲子互动学堂
今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要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提高儿童及其看护人的安全意识,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技能,培养儿童安全行为习惯;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创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安全环境。
实际上,广汽本田“梦想童行”多年来已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做出了积极实践,以巩固校园教育为核心,同步延展至特约店和家庭教育,具有行业领先意义,并通过稳步积累,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传递安全理念,广汽本田坚守“零”目标
自2007年以来,广汽本田秉承“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理念,积极开展“安全中国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并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通过“梦想童行”公益项目,持续深耕儿童道路安全教育领域,凝聚多方力量,为构筑“零事故”和谐交通社会而努力。
道路安全纪录片《向“零”而行》海报
经过多年发展,广汽本田“梦想童行”的累积效应越发明显:一方面,教学资源升级,分龄化课件、配套教材、创意卡通IP等加速整个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化、标准化、趣味化。2020年联合科研机构首次推出的《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绿皮书》,为加速儿童道路安全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另一方面,活动覆盖范围扩展,目前已走进华北、华南、华东、华中等全国区域,并通过广汽本田近700家特约店,以及40多所合作学校,实现了更大规模的人群覆盖,线上课程已覆盖近2亿人次。
纳雍天河实验学校合影
李庙完全小学合影
向“零”而行,守护安全未来。广汽本田正通过一步步地扎实行动,推动儿童道路安全教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努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不断拓宽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圈,为共建“零事故”和谐交通社会而努力。
导语: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天性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是懵懂好奇的,安全隐患时常围绕在身边,因此我们成人要提高安全教育这跟弦,杜绝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措施一、家园同步,共同教育
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不只是体现在幼儿园,更多的是体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到100%的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有必要的。但只有部分家长向幼儿讲解过安全自护的知识与技能,还是不够重视幼儿自护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所以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培养幼儿自护能力的意义。不定期地向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和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幼儿园的板报和班级的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安全、自救?等有关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安全自护的知识。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的安全教育才能顺利进行,达到了家园同步教育的效果。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最重要途径―游戏
幼儿的思维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先出现的、也是最初级的思维叫直接动作思维,要想达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而游戏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简单清晰地对周围世界产生一种直观的认识,幼儿在进行游戏时,认识、记忆、思维等状态都较其他状态时更好。在轻松、欢快的游戏情境下对幼儿进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可以说,游戏是一种最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学习活动。
(一)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自护自救能力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融入安全教育,能让孩子们感受不到任何压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如,小班幼儿入园时,从不同的家庭来到了幼儿园,处在分离焦虑时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游戏是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克服分离焦虑的最好方法。老师通过创设自由、宽松、舒适、安全的游戏环境,营造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进入?家?游戏。在教师的细心照顾下,幼儿可以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体验到家的温馨,感觉到家的安全。而在中大班?娃娃家?的游戏中,妈妈总是叮嘱幼儿:?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不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喝陌生人给的饮料,回家时要等爸爸妈妈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这样的游戏让幼儿有了最初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
(二)体育游戏―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
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等,游戏不仅能让幼儿感到快乐,体验成功,而且能让幼儿增强自信心。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兴趣,有计划地创设一系列的体育游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逃生和疏散训练,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大班教师在安全疏散演练过程中对个别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姿势不正确的幼儿加强个别指导,并通过一系列体育游戏来帮助他们。
在?我有办法?、?我真棒?的体育游戏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险情?,让幼儿自己想办法逃生。针对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老师及时表扬并组织幼儿讨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方法加以推广,让这些幼儿更加自信,相信自己真棒,自己能行。而那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幼儿,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如何解决和保护自己,自己便会从中模仿,学习他们正确的姿势和安全逃生的办法,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幼儿们一方面体验成功的快乐感,满足情感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尝试着解决各种问题,并从中获得了力所能及的避害、逃生的方法和保护自己的经验。
三、采取多种教育形式
(一)以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幼儿感兴趣的安全自护知识,比如:游泳安全、放风筝、燃放烟花爆竹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相关的教育活动。用活动的形式向幼儿讲解,幼儿通过观察、集体讨论等,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安全自护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安全自救的技能。
(二)以儿歌、绘画的形式进行
用儿歌、绘画的方式向幼儿讲解和让幼儿表达安全自护的知识。比如儿歌:从幼儿入厕安全、吃饭安全等生活安全,到使用剪刀、尖利的物品学习安全,再到地震安全自救、火灾安全自救等。从多个方面向幼儿贯穿安全知识。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是工作底线。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证幼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