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有哪些?

科技作者 / 姓名 / 2025-10-18 05:00
"
四年级下册,教材要求阅读的课外书有这4本:《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四年级下册,教材要求阅读的课外书有这4本:《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一、《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第六版总主编是韩启德。

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受其影响,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成为少儿科普类图书的代名词。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于2013年8月13日首发,以全新面貌再次走进读者视野。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内容近九成都是全新的“为什么”。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二、《看看我们的地球》

《穿过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是木头马品牌图书的引读者系列,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李四光著写的地质地理学科普类读物。

《看看我们的地球》是李四光先生以文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但这本书也可以被称作是一本地质地理学的科普类读物,其中不乏专业性的知识以及一些李四光先生对于一些地质地理的观点。全书生动有趣,不是死板的知识堆砌,字里行间展露出其才华横溢,文情并茂兼具学术性、趣味性以及可读性。

三、《灰尘的旅行》

《灰尘的旅行》(又名《细菌世界历险记》)是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作品精选集。全书分为科学趣谈、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三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讲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彻底揭去了科学神秘的面纱,带领青少年轻松进入神奇的科学世界。

四、《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是我国著名的旧石器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的一本有关人类起源探索的著作。

书中贾兰坡先生剪短的叙述了他的求学之路,他在人生看不到前路的时候埋头苦学,一年多的刻苦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生代研究室的练习生。

四年级下册推荐书单:

快乐读书吧

1.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中国)

2.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苏联)米·伊林著

3.科普作品:《森林报》(苏联)比安基著

4.科普作品:《穿过地平线》李四光著

5.科普作品:《细菌世界历险记》高士其著

6.科普作品:《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贾兰坡著

7.科普作品:《地球的故事》房龙著

课内作家

8.散文类:《雨的四季》刘湛秋著

9.散文类:《白鹅》丰子恺著

10.散文类:《猫》老舍著

11.散文类:《海上日出》巴金著

12.科普故事:《乌拉·波拉故事集》(德)柏吉尔著

13.小说类:《青铜葵花》曹文轩著

14.童话类:《王尔德童话》(英)奥斯卡·王尔德著

课外拓展

15.古诗类:《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130篇》郭学萍著

16.童诗类:《阁楼上的光》(美)谢尔·希尔弗斯坦著

17.诗歌类:《繁星·春水》冰心著

18.诗歌类:《给孩子的诗》北岛编著

19.诗歌类:《现代诗歌普及读本》王宜振著

20.小说类:《今天我是升旗手》黄蓓佳著

21.小说类:《穿裙子的小男子汉》(英)威廉姆斯著

22.故事类:《阿凡提智慧故事》艾克拜尔·吾拉木等编著

23.故事类:《玛蒂娜故事书》(比)徳莱雅文

24.哲学类:《人》(美国)彼得·史比尔著,李威译

25.传记类:《爱读书的男孩:林肯》(美)温特斯文

26.地理类:《让孩子着迷的中国地理》石岩著

27.游记类:《去旅行》(法)阿梅莉·卡斯唐著

28.数学类:《数学帮帮忙》(美)罗莎·桑托斯等著

29.创意写作类:《小学创意写作》(四下)郭学萍主编

30.**类:《宝葫芦的秘密》(中国国际儿童影展开幕)

推荐的书籍如下:

《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是家喻户晓的儿童科普文学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后,版次不断增加,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本书将屋内分成六站,每到一处都会就一些常见的事物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深入浅出地将生活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迎合了儿童的好奇心。

《李四光随笔:穿过地平线》本书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合反映李四光的治学、做人的品质及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将他不同时期写作的机具有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著、随笔小品、谈艺录精选成集,希望能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地质力学的发展,中国科学家的治学精神。

《细菌世界历险记》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菌儿”的细菌,它为读者娓娓讲述了其菌类家族不同族群的形态特征、衣食住行、生活习性,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细菌,更让我们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打开这本书,那些时而淘气,时而傲慢,时而伤感,时而狰狞的菌儿就用它那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们说出了它全部的秘密。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