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答题顺序

生活作者 / 姓名 / 2025-10-18 04:24
"
国考行测答题顺序:1、官方推荐的做题顺序:常识(20道题,10分钟)~言语理解(40道题,40分钟)~数量关系(15道题,15分钟)

国考行测答题顺序:

1、官方推荐的做题顺序:

常识(20道题,10分钟)~言语理解(40道题,40分钟)~数量关系(15道题,15分钟)~逻辑判断(40道题,35分钟)~资料分析(20道题,20分钟)。

2、粉笔推荐的做题顺序:

言语理解(32分钟)~逻辑判断(35分钟)~资料分析(30分钟)~常识(8分钟)~数量关系(10分钟)~涂答题卡(5分钟)。

3、中公推荐的做题顺序:

常识(5分钟)~言语理解(35分钟)~逻辑判断(35分钟)~资料分析(20-25分钟)~数量关系(10分钟)~涂答题卡。

4、华图推荐的做题顺序:

前60分钟:常识~言语理解~逻辑判断。

后60分钟:资料分析~数量关系。

答题顺序的原则:

1、常识先做,数量最后。

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会提前发卷,你写完姓名、涂了准考证号以后,还会有多余时间。按照考场纪律,是不能动笔答题的。此时,你可以看试卷上第一页的常识题,凭常识在心里选出答案。考试铃声响了以后,你迅速把答案写上即可。

2、先易后难,松紧搭配。

在确定了常识、数量关系的做题顺序以后,剩下的题型是言语理解、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建议紧接常识,做自己最擅长的题型,开个好头,缓解紧张情绪,用最清晰的头脑,得自己最擅长的分数。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行测考试以题量大、时间紧而著称,需要考生在较短的时间中快速答题,因此在行测考试过程中不要在一道题上停留太长时间。总体来说,行测答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先易后难原则

行测考试总题量在135道题左右,题量较大,按照顺序做往往做不完,因此要先易后难,充分利用120分钟把自己会做的题答对。难易的区分主要根据考生自己对各部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例如,对图形推理不是很擅长的考生,答题时可直接跳过图形推理,先做容易做的部分。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分值大,总体考量难度并不算太大。在排做题顺序时,可以将资料分析提前做,避免最后因为时间不够,导致易得分题的失分。

2.合理放弃

行测考试135题左右,放弃10道,甚至20道,都不影响得高分。因此对于费时很多的题可以直接放弃。例如逻辑判断部分的分析推理题目,即便是运用排除法、找突破口法等方法,耗时也较长,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直接放弃。等题目全做完时,还有时间可返回重新作答。

放弃也不意味着全盘放弃,如,有的考生会把难度较大的数学运算与图形推理直接全部放弃,这样就不太合理。实际上,可以抓住其中的中低难度题型,例如数学运算中可以抓住数量关系较简单的和差倍比问题,再利用整除性等进行排除。

3.不要太纠结

行测考试答题时间很紧,所以不要在一道题上停留太长时间,尤其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目,在排除两个选项后,考生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纠结,导致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费时过长。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凭着第一感觉快速选出答案。

4.借助“装备”解题

图形推理部分折纸盒问题,可以借助橡皮来解答:在橡皮的六个面上依次标上题干图形的小图形,再进行判断。

资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条形图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几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数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对应的角度,进而折算出比重等。数学运算中,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等。

5.蒙答案要注意技巧

在时间所剩也不多的情况下,对不会做的题目只能选择蒙答案了。实际上,蒙答案也要注意技巧,尤其是数学运算部分。对数学运算来说,蒙答案要把握两个原则:有零不选整、过程量在选项中两个原则。

有零不选整,指的是当选项中,有分数或小数、整数出现时,首先把整数的选项排除,将答案锁定在分数或小数中。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