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
比例的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交叉相乘),ad=bc。
正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则A与B成正比。
反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则A与B成反比。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把几个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份,叫按比例分配。
扩展资料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百度百科-比
百度百科-比例
两个数相除叫做比,所得的值称为商。如在a:b中,a为比的前项,b为比的后项,a÷b所得的商,叫做a:b的比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这个比的比值不变。
首先的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联系,
比的应用.
比例应用题:1.先求出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和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或者乘各部分量所对应的分率。
解题高招:
当A:B=1:2时应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所以2A=B
当B分之A=2分之1时,交叉相乘
所以2A=B
当A:B=1:2时,还可以用设参数:设每份数为K
所以A=2K
B=K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个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0:25=4:x
解:
20x=25*
20X=100
X=5
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