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教案5篇
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多一份课前准备,就多一份把握。不仅要对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课”认真备课,而且要把自己曾经讲授过的“旧课”当作新课来准备,常教常新。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词语。
2、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钻出地面的所见所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手作教具(种子的头饰、蚯蚓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1、同学们唱的《春天在哪里》真好听,我想:种子也一定很想听一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粒种子》。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好吗?师板书,生书空。
2、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词语宝宝,一起看大屏幕。
(1)点名读
(2)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区别渴、喝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
二、 精读理解、感悟主旨
1、出示问题及学习要求
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要求:
(1)认真读问题。
(2)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最后可以和同桌交流 教师点名回答。
2、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种子挺了几次才破土而出?
指导学生读“挺一挺”的句子。出示句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它醒过来,觉得很暖和, 就把身子挺一挺。
师:要读好这句话,就要抓住关键词语来读好,就能把句子读好。不信,你试试。
师:出示第二句话,引导学生读好红色的词语。 它有点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 挺一挺。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它高声 喊道:“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过渡语:同学们读句子很厉害,老师有一个难题要考考大家,请看要求。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要求:
1、组长分配任务。
2、组员有序完成任务,记录员作好记录。
3、全组完成表格。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米佳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8个字,认识多音字"累(lěi)"。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受米佳四个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会认、会写、会运用。
2、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脸、梨、烈、累"是边音"l";"苹、乘"是后鼻音;"香、浆"既是后鼻音,又是三拼音节;"累"在本课读"lěi"(果实累累);"纷"读前鼻音。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指导书写"佳、脸、油、夏"。
课前准备:
1、口语交际:四季哪个季节。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美丽的愿望》这一课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米佳,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愿望是什么?
板书课题:米佳的愿望
齐读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一类字,重点强调翘舌音、边音、前鼻音。注意:"脸、梨、烈、累"是边音"l";"苹、乘"是后鼻音;"香、浆"既是后鼻音,又是三拼音节;"累"在本课读"lěi"(果实累累);"纷"读"fēn"不能读成"fēnɡ"。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给“逗人喜爱”“五彩缤纷”“兴高采烈”找近义词朋友。米佳、满脸通红、绿油油、夏天、芳香、苹果、梨子、逗人喜爱、乘雪橇、兴高采烈、追逐、五彩缤纷、浆果、果实累累、
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误之处,集体评议。
三、引导学生体会米佳的两个愿望
1、米佳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准课文,用横线勾划有关的句子。
2、同桌讨论,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四个愿望。
PPT;冬天真有趣,我愿永远是冬天!
春天真美,我希望永远是春天!
夏天太好了,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
秋天比其他季节都好!
3、学生自由练读,读自己和他有着相同愿望的句子,说说为什么?米佳为什么有这样的愿望 ?读课文相应的两个自然段,抓住米佳的季节活动特点和他的感受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描写愿望的句子。
4、读其中的两段,小结。
5、剩下的两个季节下节课了解。
四、识字写字
1、出示“佳、油、脸、夏”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在田字格中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书写练习。
五、作业
1、听写今天学习的生字。
2、熟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火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认识18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文,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调动大家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教学准备:火车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火车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板书: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
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指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再读两遍。
3.师生开火车读课文。
4.学生评议
5.指名读课文思考:看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讲的是什么?
(3)第二句讲的是什么?
(4)读读第二到第五句,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3.学习第三段
(1)理解朝发夕至
(2)爸爸还说了什么?指名读,其余同学标出不懂的地方。
(3)“海拔”什么意思?板画,帮助理解。
(4)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儿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0米,是世界上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5)指导朗读,读出赞吧佩服的语气。
4.学习第4段。
(三)读全文,巩固练习
四、课内升华,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交流、汇报
1.小组为单位,把你设计的新型火车向大家汇报。
2.对设计进行鼓励,表扬。
二、识字练习
1.开展我是识字小能手活动。
2.给字扩词。
三、写字指导
1.说明每个字在格中占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仿写。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4《变成什么好》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快乐,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读准前鼻音“辛”和后鼻音“劳”,写好“至”;
2.朗读课文,读懂文章内容,让学生知道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老鼠快乐的原因,学会欣赏自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2.认读生字、新词,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学习课文第1——第1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变成什么好”看这个题目,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2.猜猜文章会写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集体正音。
认读生词:法师、借东西、回答、乌龟、长久、辛苦、劳碌、至于
难度的词:神奇、魔瓶、发愣、恶心、舒服、蹦蹦跳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2—20)第三部分(21—23)
4.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自由的读第一部分,说说从这个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提示:这个部分主要写小老鼠很想变成别的动物,所以找到了魔法师。从文章中小老鼠把门“敲得咚咚响”、“一天也不能等了”等地方可以看出小老鼠急切的心情。
2.想一想,小老鼠为什么想变成别的东西?
板书:“大家都不喜欢我”
3.说一说,你对老鼠的认识。
看来当老鼠真的好糟糕,小老鼠想变成什么,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同座互相学习,识记生字。
3.学生练习写字。
4.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课文第12——23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老鼠快乐的原因,学会欣赏自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小老鼠觉得做老鼠一点也不快活,就向魔法师借了魔瓶。它想变成什么呢?
二、读一读,演一演,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小老鼠想变成什么?想变和没有变的原因。
2.填一填:
小老鼠——( )——( )——( )——( )——( )——( )
3.看着板书说一说,小老鼠的想法。
4.演一演,小老鼠当时的样子。
提示:抓住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表演小老鼠的思考过程。
5.小组合作表演读第13——18自然段。
6.想一想,说一说:小老鼠还会想变成什么?
7.默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1)读魔法师的话,读出问的语气。出示小老鼠的话,板书“变得快活”,联系前文对比,体会小老鼠觉得“变成别的东西,说不定更糟”,还是做自己比较好,所以它“变得快活了”。
板书:做自己是最幸福的
(2)指导读好魔法师和小老鼠的对话,分角色读出体会。
8.小老鼠找回了快乐。生活中,你有过向小老鼠这样的想法吗?现在你也来说一说。
教师总结: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小老鼠这样的感受,但是即便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你也要爱自己、欣赏自己,在自信中,快乐的生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5《神奇的镜子》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镜子》是一篇描述爱迪生童年时期敢于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发现——镜子对光的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及时帮助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易懂,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明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教学目标
1.懂得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重要意义,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2.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会写8个字。
3.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救护母亲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三、 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从始至终作者没有一句直接赞扬爱迪生的话,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藏的却是小爱迪生勇敢尝试、聪明细心的才智,所以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途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和镜子有关。(板书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标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音。
3. .老师出示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检”与“捡”要相区分,可以做动作。
“决”与“快、块”要相区别,可以组词。
“医”的部首三框是本课中的新知识,要落实,并且要指导书写这个字,要注意笔顺(书上有)
4 .课件出示词语,(包括课后的读一读),进行“开火车”或“夺红旗”游戏,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 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注意听准字音。.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相机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发明。
师:看,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敬佩的口气)
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了?
学生会说得了阑尾炎,接着就请学生说说对阑尾炎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课文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处境十分危险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段,抓住“直打滚”、“急忙”、“马上”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不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老爱迪生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指名读
师:难道医生和爸爸没有想办法吗?
师:爸爸想的什么办法?
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
师:医生想出什么办法了吗?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做做环顾四周、皱眉、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样子
师: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场景呢?
(3)指导朗读(注意爸爸的着急,医生的无奈)
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小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责怪爱迪生?
师: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
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老师导读
过渡: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呢?我们一起走到妈妈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演示屋子变亮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
师: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什么?此时此刻,医生的反应是什么呢? 他会说什么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1、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
2、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
四、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3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明的韩愈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房子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教书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
(2)学生分别买来了什么?
(3)谁最聪明?
(4)你认为什么可以装满屋子?
1、生字表(一)、(二)和语文园地的“读读记记”“读读写写”
①、复习前,语文书一次也不能看,复习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写,而不是刚刚看完才听写.将这部分字词全部听写一遍.
②、写一行,空一行,方便订正.
③、无论是生字表,还是“读读写写”,请孩子按照课本标示清楚,不同章节,一定要换行,绝对方便订正和复习.
④、听写完毕后,请孩子用红笔对照课本,将正确的标示清楚在下一行空白处.
⑤、然后请孩子将“第一遍错误的字词”记忆一次,马上听写“第一遍错误的字词”.
⑥、这部分“第一遍错误的字词”错误率还在5处以上时,请继续全部“第一遍错误的字词”重新听写.
⑦、如果错误率在5处以下时,请孩子将这5处以下的部分抄写3-5遍.今天的字词复习过关了.
⑧、第二天晚上,再将“第一遍错误的字词”全部听写,继续运用“5处”做过关标准.
⑨、第三天和第四天、第五天晚上等等,同第二天的方式.
(提示:告诉孩子这件事的重点是找出不会的,无错多或者错少,今天找出来了不会的一个字词,明天的考试就多了一分.所以请孩子不需要对自己的错误率担心或者作假让正确率提升一些.如果通过作假方式提升正确率,那就是孩子自己在浪废自己这次听写的利益,让自己考试时继续不会,继续丢分.)
(提示:语文园地的“读读记记”“读读写写”可以两个单元做一个整体过关环节;生字表
1.小学二年级语文《精彩的马戏》教案
教学目的:1、通过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知道动物表演的节目精彩在什么地方。
2、培养学生细表演致观察图画的能力,看图说话的能力。
3、有感情的读课文,背诵第四段。
教学过程:
一、过度
小朋友我们昨天学习了第十五课《精彩的马戏》。知道了昨天妈妈和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那么小朋友想不想也去看一看这场马戏究竟什么地方精彩呢?让我们先去看一看猴子的表演。
二、新授
(一)教学第二小节。
1、多媒体出示图一。
(1)说说谁在干什么?
(2)再看看猴子的动作,表情,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同桌互议。
2、翻开书,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猴子爬竿的。
(1)自渎课文,我们来看看你读后知到了什么。
(2)一生范读,划下猴子是怎么表演爬竿的。
(3)观众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映?为什么哈哈大笑。
看图指导:猴子表情怎样?什么是“好奇”?什么是“瞅”?什么是“倒竖蜻蜓”?“圆溜溜”有是什么意思?
3、你认为在读猴子爬竿这一小节时,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
4、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5、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的表演得很精彩?有~~~~线划出。
6、读这写句子和词语。
7、总结学法。
(二)教学第三小节。
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动物,他在干什么?
(2)黑熊怎么表演,观众反应如何?
2、学生按照方法自学。
3、老师检查作业。
(1)谁表演的什么节目?
(2)怎么表演?请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看图理解。
(3)看了黑熊的表演,观众又有什么反应?什么是哄笑?这儿为什么用哄笑?
4、这一小节应读出什么语气来,请学生说说看。然后请一个学生示范朗读,全体学生齐读。
5、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个节目很精彩?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直立,小心移动。
(三)教学第四小节。
1、按自学要求学生自己自学。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看图说说赡养表演了几个节目?怎么表演的?你最喜欢哪一个?
(2)这个节目的名字叫什么?
(3)第一个节目是怎样表演的?什么市“稳稳当当”?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动作。
(4)山羊还表演了什么节目?请一个学生来朗读。
(5)比较句子1身子很弯。2身子弯得像一座拱桥。请学生说说看那一句句子好,哪儿好?(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好在它告诉我们山羊身子弯的程度。
(6)这个动作表演是独一无二的?告诉我们山羊身子弯得程度。
(7)观众看了这样的绝技,有什么反应?什么是喝彩?为什么用“喝彩”?
(8)你认为这一小节要用什么语气来读?
(9)有感情的读这一小节。
(10)找一找精彩的句子。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稳稳当当,婶子像拱桥。
(11)学生背诵这一小节。
四、复习巩固
2.小学二年级语文《精彩的马戏》教案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字。
2、引导学生感受马戏的精彩,同时了解精彩的马戏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辛勤训练的结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
2、让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表演的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动物表演的节目,结合你们收集的有关动物表演的或文字资料,给大家讲讲。(学生可展示,看着作介绍)
动物的表演真精彩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再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板书课题并齐读)教师请学生一边欣赏课件,一边听课文录音。
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觉得这场马戏有什么特点?自己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3、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2)用卡片,开火车检查,互相正音。
(3)教师抽查。
4、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同伴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图画初步理解词义。
重点理解词语:
精彩稳稳当当不慌不忙等
5、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6、识记要求掌握的生字字形。学生交流学字情况。
7、指导书写生字。
8、学生练写,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观察图画,说说图意。
1、出示课件。课件中小动物们的形象非常逼真地再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看得兴味盎然。
2、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教师范读。
3、要求学生说图意,可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精彩的马戏》给我们介绍了那几个节目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笔画出节目的名称。
2、提问学生,教师板书。
3、在这几个节目中,你喜欢哪一个节目。
4、根据学生喜欢的节目,小组进行重点读议。
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你们是读了稳重的那些词语才感到这个节目精彩的?让学生先看图、读文,再讨论:为什么喜欢这个节目?理解节目的精彩之处并在小组内朗读。
5、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出示第二段文字并知道朗读。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确实精彩:猴子的打扮让我们觉得猴子好好玩;猴子高难度的动作我们惊异;猴子的表情让我们感到猴子顽皮的天性。难怪观众会被他都的哈哈大笑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节目的精彩。
(1)自己试读第二段。
(2)小组读。
(3)抽读。
(4)齐读。
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介绍"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时,又介绍了猴子的动作和样子,最后介绍了观众的反映,让我们如同亲眼看见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的精彩。其他则节目也很精彩,你能通过朗读把他读出来吗?
6、处是第三、四自然段,学生集体试读第三、四段。
7、喜欢"黑熊踩木球"和"山羊做钢丝"这两个节目的同学分别朗读三、四段。通过学生互评,教师指导。理解重点词句,读好课文。
8、再仔细读课文,你一定发现了观众在观看这个节目时的不同反应。让我们在像课文中的观众一样,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为山羊的绝技大声喝彩。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10、仔细观察图画,再仔细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质疑。
小结:是啊,动物们表演的节目个个都很精彩。小观众们选了三个他最喜欢的节目来些,其他的节目就一句话带过,留给我们去想象,多好啊!动物们表演这么多的节目,都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的功劳,让我们再来好浩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四、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或收集到的其他节目进行交流。
五、课堂作业
3.小学二年级语文《精彩的马戏》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精彩”“表演”口头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所表演的精彩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有以下三个重点:
1、阅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除了要读准课文中出现的10个生字外,还要注意让学生读准以下两个多音字和三个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好、喝;易读错的字:跷、瞅、算。
2、教学生字时,要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好“猴、紧、演、算、直”等5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及字形结构。
3、要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明白动物的精彩表演是由马戏团演员们训练出来的,懂得人是最有办法的。
教学思路:
本课是看图学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配有四幅图。教学时应从图入手,图文结合,指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课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图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初读课文。主要应按以下三步进行:①揭示课题,看图说图意。②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③自学生字词。提出自学要求,然后采取自学汇报的形式学习生字词。教学时以字形教学为重点,突出生字的书写指导。
精读课文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根据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逐段学习,强化学法指导。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各段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教师应重点指导学习第二段,其余两段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阅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第五段,是指导学生读懂第二句话的意思,懂得这句话是说动物能做各种表演是人训练的结果,讲清楚还是人有办法的道理。
精读课文后要总结全文,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四段。
教学资料:
戏:读xǐ。左右结构,字形左小右大。左边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马戏:原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节目中经过训练的其他动物的各种表演。
猴:读hóu。左右结构,字形左窄右宽。右边的“侯”,与时候的“候”不同,书写时中间不要多加一竖。猴子:哺乳动物,全身有毛,形状略像人,种类很多。
扮:读bàn,不读fà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义:化装。
熊:读xiǒng。上下结构。上半部“能”字的两个“匕”字,书写时小撇不出头。下半部四点底,第一个点是左点,其他三个是右点,最后一点书写时应和第一点一样略大些。字义:兽名,能用两只后脚直立行走,也能爬树。有黑、白、棕等颜色。
直:读zhí。独体字。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也不是一竖。直立,就是站立。
紧:读jǐn。上下结构,上半部第二笔竖略长于第一笔竖。下半部是“糸”不要丢掉第三笔点,也不要写成“系”。紧张,是指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演:读yán。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宀、一、由、八组成。表演,即演出;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狗:读gǒu。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两部分上下基本齐平。字义:一种家畜,也叫“犬”,善于看守门户。种类很多。
算:读suǎn。上中下结构。共14画,第13画是竖撇,不是竖。中间是“目”,不是“日”。算术,数学的一个分科。
叔:读shū,不读shù。左右结构。左半部是“上”和“小”组成的,“上”不要写成“止”。叔叔,父亲的弟弟;或对比父亲年龄小一些的男子的尊称。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本课是说猴子对很多观众都看它表演感到奇怪。
瞅:读chǒu。北方方言,看的意思。
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独一无二的技艺。
倒竖蜻蜓:头朝下,脚朝上,用手支撑着身体倒竖起来。(可看第一幅插图帮助理解)
顽皮:一般指小孩很淘气。本课是说猴子的样子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这节课学习18课《精彩的马戏》(板书)请同学们看课题,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马戏)谁知道什么是马戏?“精彩”是什么意思?(精彩的马戏,就是动物经过训练表演的特别优美、非常出色的杂技节目。)
好,现在我就请同学们看一看什么是精彩的马戏。(用幻灯连续打出四幅图,让学生边看边说出每幅的意思)
二、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这场精彩的马戏,主要讲了谁的什么精彩节目。
三、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四、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
五、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生字以词出现。)
马戏(xì):读字音,分析字形结构,(着重指导笔画)组词,讲词义。(结合插图理解)
猴(hóu)子:整体认读直呼音节,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打扮(bán):拼读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打扮”说一句话。
黑熊(xiǒng):读字音,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匕”和“灬”部分),讲词义。
直(zhí)立:读拼音,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不要写错笔画)解词义。
紧(jǐn)张: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笔画指导)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结合插图理解词义。
表演(yǎn):读拼音,分析字形,(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理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狗(gǒu):读拼音,分析字形,讲字义,组词。
算(suàn)术:正音,不读shuàn,分析字形结构,(侧重指导笔画笔顺)组词。
叔(shū)叔:正音,不读shù,分析字形,解词义,练习口头造句。
指导书写生字(猴、紧、演、算、直)。
六、学生阅读课文。〔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和易读错字的读音,如:“好(hào)奇”不读(hāo);喝(hé)彩,不读(hē)。“跷”读qiǎo,不读qiāo。“瞅”读chǒu,不读cǒu。〕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先写猴子爬竿,接着写黑熊踩木球,然后写山羊走钢丝)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逐段研读课文。
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一句话概括地交待了时间——昨天、人物——我和妈妈、事情——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这是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写了几句话?哪几句话是写猴子的表演。观察第一幅图,说说猴子“倒竖蜻蜓”“圆溜溜”“好奇”“直笑”等词语,讨论:这段突出表现了猴子的什么特点?(顽皮)
观察第二幅图,说一说黑熊是怎样表演的。(黑熊很笨重,爬上大木球,直立着身子,滚动木球,它从翘翘板的那一头滑下来)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直立”“移动”“紧张”“哄笑”等词语,说说黑熊表演的怎样,突出了熊的什么特点。(紧张)找出表现黑熊表演时既紧张有趣又精彩的句子读一读,把黑熊那种笨重的样子和表演时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出色”是什么意思。读第一句话,结合第三幅图,想一想,句中的“也”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山羊的表演和猴子、黑熊一样都很出色)结合“稳稳当当、绝技、小心地、拱桥”等词语,具体说说山羊表演了哪两个出色的节目,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说明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读最后一句话,回答“喝彩”是什么意思?观众为山羊喝彩说明了什么?(出色)
阅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人们对这三个动物的表演的反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看猴子表演,人们直笑;看熊表演,人们哄笑;看山羊表演,人们喝彩。表演的精彩程度不同,所以人们的反映也不同。)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除了上面三个动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动物的表演?说一说课文最后一句话包含哪些意思?(①马戏精彩。②人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人的指挥。)
三、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四、总结全文(利用板书)指出文章叙述的特点有详写有略写,赞扬了人的智慧,说明了动物的精彩表演是叔叔阿姨们训练出来的,人真有办法。
第三课时
一、复述课文。
按照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是怎样表演的,最后说观众反映的顺序复述课文。(自由练习说、指名复述)
二、听写词语。(完成课后习题3作业)
三、指导朗读课文。(先自由读课文,再指名分段读,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
四、背诵课文。
提问:①第四段写的是什么?(写山羊表演走钢丝的绝技)②它是怎样表演的?(板书:出色、稳稳当当、绝技、像一座拱桥、喝彩)
请同学们根据黑板提供的词语自由背这一段课文,然后再指名背诵。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孩子》原文、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孩子》原文
春天快来了,花孩子们笑着、叫着:“春姑娘就要来了!我们要开出美丽的花装扮世界,怎么找到颜色呢?”夜晚,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像灯笼。
迎春花望着天空,细声细气地说:“星姑娘,你别掉下来呀!会摔疼的!”
星星温柔地说:“谢谢你,迎春花,我在练习跳舞,不会摔下去的。你怎么还不睡呀?”
“春天快来了,我要开花了,可我还没找到颜色呢。”
星姑娘说:“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我把金黄的颜色送给你吧!”
清早,朝霞染红了天空。石榴花欢呼起来:“多美的朝霞呀!”朝霞亲切地说:“可爱的石榴花,你怎么起得这么早呀!”
“春天快来了,我要开花了,可我还没有找到颜色。”
“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我把红颜色送给你吧!”
春风吹,青草发芽了。迎春花开出了金灿灿的黄花。桃花、杏花还没找到颜色,急得哭了。石榴花就把红颜色分给他们一些。桃花、杏花开出了粉红色的花。石榴花呢?最后才开花,他开出来的是一朵朵红艳艳的花。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孩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及词语。
(二)能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激发孩子们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本课8个生字。
(二)学会书写8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睡”、“摔”、“舞”三个字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题目。
2、看影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垫江有哪些的花吗?
瞧,鲜艳的牡丹花,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李花,多美呀!这都是花孩子们送给春姑娘的礼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绚丽的色彩,可爱的花孩子们才把春天装扮得如此美丽,让大自然变得如此的神奇。有几个花孩子他们也想开出美丽的花装扮大自然,可是却找不到自己的颜色,可着急啦!那花孩子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课文会告诉你们答案。快打开书读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面。
2、抽生读生字,正音,师生共同评议。
3、哪些生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叫错,请小朋友给大家提个醒。小老师教读。
4、男女生赛读。
5、小朋友说说记生字娃娃的方法。
6、火眼金睛,去拼音读生字。
7、游戏:猜一猜。
8、给生字娃娃找朋友,选用优美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观察发现,自主识字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采用抢读、齐读、抽读等形式检查认识生字的情况。
2、看课后第4题,想想要写好这几个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教师相机重点引导:
摔:在右上边的中间是“幺”,不要写成“纟”。
舞:横上面是四竖,右下边是“”,不要写成“牛”。
睡:指导右边的书写笔顺,强调最后一笔短。
4、学生练习书写。
5、指导评价:自评、同桌互评、全班评。
(四)回归整体,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思考:
(1)找一找课文写了哪几种花,找到后用“——”勾画出来。
(2)文中的花儿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用“△”标出表示颜色的词。
2、交流、汇报、评议。
七、小结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孩子》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花孩子向往美、崇尚美、关心他人的可爱之处及星星、朝霞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听写词语:跳舞,装扮。
抽两名学生的听写本拿到展示台评。教师指导书写规则。
师:你能用装扮造句吗?
引渡:课文中是谁想装扮这个世界?(花孩子),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花孩子们说了些什么呢?
2、指导读好问句。
(二)学习第二十自然段。
引渡:花孩子想装扮世界,它们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
1、自由读第二十自然段,找找课文中写了几个花孩子?
抽生说,教师板书:迎春花杏花、桃花石榴花
2、分小组边读边讨论:这些花孩子找到了什么样的颜色?
他们是怎样找到的?
3、汇报:
(1)生:迎春花迎春花找到了金黄的颜色板书:金**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呢?,
生:是星星姑娘送给它的。
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星星和迎春花说的、话,引出细声细气地说,体会迎春花是个怎样的孩子,星姑娘把金黄的颜色送给迎春花,体会星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迎春花的图)
出示课件:
金灿灿的迎春花
细声细气地说
(2)生:石榴花找到的是红颜色。板书:红色
师:它是怎么找到的?
生:是朝霞送给它的。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朝霞和石榴花说的话,体会它们是什么样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
(3)生:桃花、杏花找到的是粉红色。板书:粉红色。
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体会石榴花是什么样的孩子?
出示课件:桃花、杏花的图。
三、拓展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许许多多的花,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花孩子,出示课件,这些花孩子也找到了各自的颜色,开出美丽的花装扮世界呢!
你能说说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想想它是怎么找到颜色的呢?会说些什么呢?(让孩子自由说)
#二年级# 导语《称赞》是一篇小巴掌童话,讲述了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给对方消除疲劳、增加自信的故事。以下是 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称赞》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学习通对话进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
难点:学习课通过对话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称赞”是什么意思?你平时因为什么受过别人的称赞?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借助和生活经验识字。
借助一、幅图: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的意思,认读六个生字。“猬”在刺猬“一词中读轻声。称赞教案|称赞优秀教案
借助第三、四幅图:通过口语交际,感知“瞧、留下“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两个生字。
4、在朗读词中认读生字。
(1)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
(2)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5、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板、椅、但、傍:都是左右结构,板—饭,换偏旁。椅—奇,加偏旁。但—旦,傍—旁,加偏旁记字。
6、写字指导;“采”是爪字头。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板书设计
刺、猬、板、凳、糙、但、傍、奇、瞧、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
二、教具准备
。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
(二)看第一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品读第二自然段。
(三)看第二、三幅图:想象一下小刺猬和小獾在说些什么?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
(四)看第四幅图:从小刺猬和猬的表情和动作中感觉到了什么?(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愉快)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想想假设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要学会发现人的优点。)
(六)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夸一夸对方面军优点。
四、巩固与练习。完成课后作业。熟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让学生把课本中的故事讲别人听。
篇二
一、教学目标1.认识“刺、猬、板、凳”等10个生字,学会写“板、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把对话读好。
3.在阅读过程中体会“称赞”可以给人以信心和快乐。
二、教学准备
学生的准备:
学生需要做预习: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课后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在文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上课时需带好课本和文具盒。
教师准备:课件、词卡、小印章
环境设计:学生的座位纵向为偶数排,如左边四竖排,右边四竖排,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学习伙伴。除常规电教设备外,还需要实物投影展台。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质疑
1.老师讲(《称赞》)故事引出课题,并请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
2.听读感受:故事里谁称赞了谁?相机认识“刺、猬”两个字。
3.请学生试读生字,分开哪些是学生已经会的,哪些是还不会的。
4.自由读课文,质疑。
(二)学习“清晨”部分
1.自由读1——4自然段。
2.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关于1——4自然段的疑问。
3.图文结合,多种方式指导朗读小獾和小刺猬的对话。
4.仿说“一个比一个好”。
(三)学习“傍晚”部分
1.引导学生认读“傍晚”和“椅子”两个词语。
2.抓住“不好意思”,引导学生体会小刺猬的心情和语气,指导朗读小刺猬的话。
3.对话朗读方法迁移:引导学生体会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话时的心情和语气,并引导学生带着相应的心情和语气读一读。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5.引导学生用“体会人物心情和语气”的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把8、9、10自然段读出趣味。
6.师生合作,表演读“傍晚”部分。
(四)学习生字
1.生字认读反馈。(同桌练读,点读,指名读。)
2.学写4个生字——板、椅、但、傍(巩固把左窄右宽合体字写规范、写美观的方法)。
3.学生练写。
4.书写展示、评价指导。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生字,对改纠错:木板、椅子、但是、傍晚
(二)朗读表演
1.朗读课文,在上节课读好对话的基础上,重点体会描述小刺猬和小獾动作的句子,带着动作读。
2.相机仿说:闻一闻。
3.分小组演一演这个故事。
(三)学习生字
1.学写4个生字——采、背、清、消。发现“背、清、消”的共同部分“月字底”,因为上面都背着一些笔画,所以,月的一撇要站直,变成竖。
2.引导学生把“采、背、清、消”四个字描一遍写两遍。
3.书写展示、评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