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989年 1月14日林业部、农业部发布
一类动物名录
I类保护动物兽类
蜂猴(所有种) 熊猴 台湾猴 豚尾猴 叶猴(所有种)
长臂猿(所有种) 大熊猫 紫貂 貂熊 熊狸
豹 虎 雪豹 儒艮 白鱀豚
亚洲象 黑麂 蒙古野驴 西藏野驴 野马
鼷鹿 白唇鹿 坡鹿 梅花鹿 豚鹿
野牛 野牦牛 普氏原羚 藏羚 高鼻羚羊
台湾鬣羚 赤斑羚 塔尔羊 北山羊 河狸
金丝猴(所有种) 云豹 中华白海豚 野骆驼 麋鹿
扭角羚 马来熊
I类保护动物两栖爬行动物
四爪陆龟 鼋 鳄蜥 巨蜥 蟒 扬子鳄
I类保护动物鸟类
短尾信天翁 白腹军舰鸟 白鹳 黑鹳 朱鹮 中华秋沙鸭
金雕 白肩雕 玉带海雕 白尾海雕 虎头海雕 拟兀鹫
胡兀鹫 细嘴松鸡 斑尾榛鸡 雉鹑 四川山鹧鸪 海南山鹧鸪
黑头角雉 红胸角雉 灰腹角雉 黄腹角雉 虹雉(所有种) 褐马鸡
蓝鹇 黑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 黑长尾雉 孔雀雉 绿孔雀
黑颈鹤 白头鹤 丹顶鹤 白鹤 赤颈鹤 鸨(所有种)
遗鸥
二类保护动物
II类保护动物兽类
短尾猴 猕猴 藏酋猴 穿山甲 豺 黑熊
棕熊(包括马熊) 小熊猫 石貂 黄喉貂 水獭(所有种) 小爪水獭
斑林狸 大灵猫 小灵猫 草原斑猫 荒漠猫 丛林猫
猞猁 兔狲 金猫 渔猫 麝(所有种) 河麂
马鹿(包括白臀鹿) 水鹿 驼鹿 斑羚 藏原羚
鹅喉羚 鬣羚 黄羊 盘羊 岩羊 海南兔
雪兔 塔里木兔 巨松鼠 鳍脚目(所有种) 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
II类保护动物两栖爬行动物
三线闭壳龟 大鲵 绿海龟 凹甲陆龟 玳瑁
大壁虎 山瑞鳖 细痣疣螈 镇海疣螈 地龟
细瘰疣螈 虎纹蛙 云南闭壳龟 太平洋丽龟
贵州疣螈 大凉疣螈 棱皮龟
II类保护动物鸟类
角?6?8?6?7 赤颈?6?8?6?7 鹈鹕(所有种) 鲣鸟(所有种) 海鸬鹚
岩鹭 海南虎斑鳽 小苇鳽 彩鹳 白鹮
白琵鹭 黑脸琵鹭 红胸黑雁 白额雁 天鹅(所有种)
隼科(所有种) 鹰科其它鹰类 黑琴鸡 柳雷鸟 岩雷鸟
雪鸡 血雉 红腹角雉 藏马鸡 蓝马鸡
原鸡 勺鸡 白冠长尾雉 锦鸡(所有种) 灰鹤
蓑羽鹤 长脚秧鸡 姬田鸡 棕背田鸡 花田鸡
小青脚鹬 灰燕鸻 小鸥 黑浮鸥 黄嘴河燕鸥
黑腹沙鸡 绿鸠(所有种) 黑颏果鸠 皇鸠(所有种) 斑尾林鸽
鸦鹃(所有种) 鸮形目 灰喉针尾雨燕 凤头雨燕 橙胸咬鹃
黑胸蜂虎 绿喉蜂虎 犀鸟科 白腹黑啄木鸟 阔嘴鸟
鹤嘴翠鸟 鹦鹉科(所有种) 小杓鹬 白枕鹤
花尾榛鸡 黄嘴白鹭 彩鹮 白鹇 黑颈鸬鹚
八色鸫科(所有种) 黑鹮 蓝耳翠鸟 鹃鸠(所有种) 黑嘴端凤头燕鸥
铜翅水雉 沙丘鹤 黑鹇 镰翅鸡 鸳鸯
濒危动物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 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著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近年来我国出版的部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也开始用此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
国内绝迹(Ex):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
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
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