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室内部照明的意义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植物的生长速度取决与光照强度,即植物表面吸收光辐射能的量,并非取决于光源数量。很多人问,温室内部照明有什么意义,如何做,该选用何种光源呢?
温室内部照明的意义在于延长一天内足够多的光照强度。主要用于在晚秋和冬季种植蔬菜,玫瑰甚至菊花秧苗。温室照明对生长期和秧苗质量有巨大的影响。通常那西红柿来说,会在植物秧苗长出两片子叶后开始光照,持续光照12天可以减少6-8天的秧苗预备期。但超过24小时的光照会是植物生长紊乱。最合适的光照时间是每天8小时。在多云和光照强度低的日子里,人工照明是必须的。至少在晚上给予作物每天8小时的光照,而且每天光照的时间要固定。但是缺少夜间休息时间也会导致植物生长紊乱而减产。
对西红柿来说,最有效的光照时间是从黄昏到午夜,16:00-24:00或者从午夜到清晨 24:00-8:00. 如此光照8小时休息8小时。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对整个生长期内的植物提供光照,即从秧苗到定植期。在最后时期我们应该减少光照到每天6小时或者甚至停止2-3天,如果因为光照条件差,到定植期需要的时间长,通常光照要持续一个月。
光源的选择
使用人造光源时,我们必须要选择最接近于满足植物光合作用条件的自然光。光源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
1. 高效率的把电能转换成辐射能
2. 在光合作用的有效范围内达到高辐射强度,尤其是低红外线辐射(热辐射)
3. 灯泡的放射光谱符合植物的生理要求,尤其是处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谱区。
比较强度处于光合作用有效区,水平放射的各种人造光源中,钠灯的能量转化效果是水银灯的两倍高。钠灯是温室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正确的生长的最有效的光源。管状钠灯能达到150lm/w的高光效辐射,是目前对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最有利的选择。增加在陶瓷弧光管中的钠蒸汽压力能扩大蓝光和红光的光谱,这正是所追求的高范围波长。在应用与园艺产品的高压钠灯中,我们推荐PLANTASTAR(OSRAM), SON-T AGRO (PHILIPS), LUCALOX XO(GE)。他们的区别在于提高更高的0-40%蓝光范围,激活植物的叶绿素。为了取得最高的放射能,所有的钠灯在灯罩里侧装上反射层。而目前国内多数工厂普遍把作为路灯的钠灯当场植物用钠灯使用,出口,给广大用户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一般相对而言,蔬菜植物在太阳光下,应长得更好些。因为不同的蔬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植物生长灯,可以起到对光源的弥补作用。
植物,自从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主要是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和空气。植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日光灯进行光合作用。比如紫外杀菌灯,不需要转化为可见光,在250nm-260m波长,就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可以灭菌。但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人造光源毕竟能量有限,光合作用小;而阳光主要来自于大自然,植物生长仍无法完全取代自然光源——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