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九表的起源
九九乘法表,即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
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
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世相反。古人用乘法口
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又称九九乘法表。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
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
“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一、乘法口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九九表的秘密
在九九乘法表里还隐藏着一些秘密呢!比如: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
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
1+2+3+4+5+6+7+8+9 =45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
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
3、九九表是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
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袭来、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
九九表只需45/81项。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
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
6、九九乘法表里藏着另一个九:
9X9=81 8+1=9
9X8=72 7+2=9
9X7=63 6+3=9
……
怎么样,知道了九九乘法表的这么多故事,作为中国人的你是不是很自豪呢?快快一起背起来吧!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手抄报三年级的内容有:
标题:《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
1. 简单介绍
什么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解释了这个数学概念的含义,比如利用个位数、十位数等进行乘法运算。
2. 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表: 列出乘法口诀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乘法规律。
3. 乘法运算步骤
竖式乘法: 详细展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计算步骤,从个位开始依次进行乘法和进位运算。
4. 举例说明
实际例子: 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购物计算、图书馆书籍数量统计等,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场景。
5. 数学游戏
乘法游戏: 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或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和加深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理解。
6. 习题练习
练习题目: 提供一些适合年龄的习题,让学生在手抄报上进行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
知识总结: 总结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熟练掌握乘法运算规律。
注意事项:
图文结合: 在手抄报中加入图示和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简明清晰: 表述清晰、简明,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表达。
这样的手抄报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N元——N个未知数;M次——未知数最高幂次数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二年级# 导语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九九乘法表: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2.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
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
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
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3.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3=12或3×4=12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
“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5=15读作:3乘5等于15。5×3=15读作:5乘3等于15
4.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2+97-81=74+19-84=24+58-54=35+49-11=15+4-8=22-16+12=81+5-15=65-37+29=
28-42+40=56-35+29=38-37+20=4+87-86=
22+64-0=34+47-52=56+33-48=31+24-26=
17+53-24=19-13+1=31+52-43=76-46+4=
85-48+6=46+46-55=84-17+12=52-32+40=
29+38-36=75+2-38=15-4+33=77-9+22=
26+35-56=45-84+41=23-17-5=19-12+45=
38+32+14=66+29-4=49-44+36=77+12+1=
73+17-42=30-25-3=18+1+1=84-3+17=
55-33-9=52+17-10=91-46-41=52-23-21=
59+38-56=72-28+1=68+28+2=93-25+30=
33-9-8=10+81-23=25+66+7=22+29-23=
55-18-13=4-0+75=7-6-0=34-30+19=
73+3-0=61+3+4=87+3+8=62+8+5=
6-0+17=68-19-7=53+25+10=38-3-11=
58-11+44=13-9-2=73+0+22=51-26-22=
48+10+10=1-0-0=76-39-26=32+53+6=
11-9-0=77+22-65=69-56-1=41-12+25=